發布時間:2014-02-26 共2頁
初識ACCA,要感謝我的第一位老板,他在我還在埋頭為完成自考本科最后一門高數焦頭爛額的時候,讓我認識了ACCA,但當時ACCA對于我來說實在太遙遠,當我終于2003完成了本科考試后,感謝非典多帶來的幾個月的復習時間,順手也完成了中級之后,我開始關注起了ACCA,于是買了一本2.4UK的書打算回來摸摸底,結果大段的英文和對英美法制的不熟悉讓我很快的就把這本書束之高閣了,打算改投CPA,可是04,05年兩次的稅法55分讓我發現我和CPA還真是有緣無份,于是還是重新回歸ACCA。
2006年7月注冊,因為只提供了自考本科段的成績單,只免了1.2,1.3和2.1,因為經濟法在自考專科段上,所以2.2沒拿到免試,當時對中國的經濟法還是頗有信心的,結果輕敵讓我后面付出了很大的代價……
2006年12月,考1.1和2.2。由于是第一次考,適應成了我的首要問題,一開始看書很慢,但好在1.1的基本概念都懂,相對好理解些,但還是不敢疏忽,1.1我是把書從頭到尾字字句句看了一遍,然后又把練習冊做了一遍。對于2.2中國經濟法,我看了一下歷年的考題,發現并不難于中級,于是只是把教材翻了幾遍就去考試了。結果1.1 PASS,2.2FAIL。
2007年6月,有了1。1的通過,還是給了我不少的信心,當然2.2的失敗也讓我郁悶不已,因為我認為我把2。2教材上的內容掌握得還算不錯。于是這次報了2.2,2.3和2.4。2.3選了中國稅法,并不難,是我ACCA里所有科目唯一一門沒怎么看書,只靠做題通過的,2.4的財管還是靠多做題,這次的2.2我卯足了勁,把書加上歷年考題前前后后翻了好遍(當然那書本來也不厚),信心滿滿地沖去了考場。
結果2。3,2。4PASS,2。2繼續FAIL……
2007年12月,估計這會您也能感受到我對于2.2的郁悶了,對于我當時偷懶沒多遞交一張成績單的那個后悔啊,但想想免考還得交錢,還得多耗6個月,我決定這次還是和它拼了,當時它已經改成了F4。于是我報了F7,F8,P1還有……F4。
F7主要還是考做題,因為它不要需要列明準則內容,主要還是看實務,報表做得怎么樣,幾乎歷年考卷拿出來長得都差不多,一大題簡單的合并報表,一大題單個公司稍復雜的報表,再加上些邊邊角角的小題。考試大與你一起分享
F8似乎是F階段上最容易栽跟頭的科目,相對而言我覺得他比CPA的審計要好理解,因為它更多的是聯系實務,但還是很認真地把書和練習冊都看了一遍,然后把小冊子帶在身邊,平時坐地鐵的時候掃幾眼,比如怎么盤存貨,怎么審應收,再想想平時auditor來的時候做的一些工作。
P1是改綱后的新課,拿到書看了一遍發現還是蠻難抓住知識點的,而且也沒有歷年考題可以做參考,后來就參加了上海代表處辦的revision課,發現還是很幫助的,把知識條理化了分成了四大塊,corporate governance, internal control,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還有個給忘了,其中internal audit這部分和F8還是有部分重疊的,這兩門在一起考應該比較省力。
結果F7,F8,P1都PASS了,F4以新低FAIL……當我收到成績單時看到那熟悉的F4-FAIL的時候已經欲哭無淚了,如果那時說把F4書吃了就能過,估計我也會干的,咔咔……
2008年6月,我決定最后一次報F4,再不過我就找成績單去申請免考,我可不想F4成為我最后一門未通過的考試。于是報了P2,P3,P4,F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