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初級會計實務》命題規律總結及趨勢預測
一、《初級會計實務》教材基本結構框架
2008年全國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初級會計實務》教材內容共7章,可分為四個部分,總括如下: 第一章 總論★ 第二章 資產★★★ 第三章 負債★★ 第四章 所有者權益★ 第五章 收入、費用和利潤★★★ 第六章 財務報表★★★ 第七章 成本核算★★
各國高校在中國展開一場激烈的“生源爭奪戰”。中國生源為國外經濟帶來新的增長點
該部分是全書的理論基礎,考生應掌握會計的概念、職能和對象;企業會計要素及其主要特征;企業資產、負債要素的分類;企業會計等式;賬戶的概念、分類和基本結構;賬戶記錄的試算平衡;總分類賬戶與明細分類賬戶的平行登記;會計憑證的基本內容、填制與審核方法;會計分錄及其編制;會計賬簿的內容、啟用與記賬規則;會計賬簿的格式和登記方法;對賬、結賬和錯賬更正方法。
熟悉會計科目的概念、分類和設置原則、會計憑證、會計賬簿的種類;會計憑證的傳遞與保管;會計賬簿的更換與保管;不同賬務處理程序;會計電算化。
了解事業單位會計要素;賬戶與會計科目、賬戶和賬簿的聯系與區別;賬務處理程序的意義和種類。
2.第二~五章
該部分內容涉及會計要素的確認和計量,共包括4章,分別對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和利潤的確認和計量進行了詳細闡述。考生在學習每章內容時,應特別注意理解各個會計要素的確認與計量方法。該部分內容中的“第二章資產”、“第五章收入、費用和利潤”部分是全書的重點、難點。
3.第六章
財務報表是全書的重點內容,這部分內容與會計要素確認和計量關系密切。要求掌握財務報表的概念和組成;資產負債表的內容、結構及其編制;利潤表的格式、內容及其編制。
熟悉現金流量表的編制;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的概念。
了解財務報表的分類;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的作用。
4.第七章
該部分的內容相對獨立,要求掌握產品生產成本項目;生產成本的核算;生產成本在完工產品與在產品之間的分配;產品生產成本分析。
熟悉成本核算的要求和一般程序。
了解產品成本計算方法。
二、《初級會計實務》考試命題規律總結
1.題目類型及分值
(1)單項選擇題,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2)多項選擇題,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
(3)判斷題,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注意判斷錯誤要倒扣分;
(4)計算分析題,4小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5)綜合題,2小題,共20分。
2.命題規律總結
從近年《初級會計實務》的試題來看,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1)考題覆蓋面廣
試題基本涵蓋了綱所確定的考試范圍,主要體現在客觀題方面。歷年的客觀題均為60分,客觀題的題目較多,每章有題,基本上覆蓋了全書的考點。因此,考生應注意全面理解和掌握教材中的內容。
(2)考試重點突出
從近三年的試題來看,教材中涉及的“資產”和“收入”這兩部分的內容是考試的重點內容。會計報表部分的題目往往也是與這兩部分有關。
(3)具有一定的綜合性
助理會計師在執行業務時要面對企業大量的財務數據,具有較強的綜合分析能力也是助理會計師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之一。試題中跨章節的內容占有一定的比重,近幾年的綜合題都是兩道題,歷年的考試分數都為20分。
三、2008年考試主要考點及命題預測
1.考點分析
從近三年考試試題來看,我們可以將教材中的章節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層次(非常重要):第二章、第三章、第五章和第六章,這四章的題量一般占全書的70%左右;第二層次(重要):第一章和第七章;第三層次(比較重要):第四章。
2.命題預測
教材中涉及的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和利潤的確認和計量是考試命題的重點,考生應掌握這部分內容。因客觀題所占分數較高,考生應認真分析以前年度的考題,掌握教材中客觀題的考點,力爭在客觀題部分取得滿意的成績。綜合題部分一般以會計報表的形式出現,但一般都是與會計要素的確認和計量相結合。因此,考生應在分析歷年試題的出題點及題型的基礎上,全面掌握教材內容。
3.出題點分布
與2007年考試相比,預計2008年試題出題點及分值分布情況如下:
(1)第一章 總論(5~10分)
本章從會計的概念入手,介紹了會計的兩個基本職能,以及會計的對象——資金運動;說明了反映企業財務狀況的會計要素(資產、負債與所有者權益)和反映經營成果的會計要素(收入、費用和利潤)的概念及兩類會計要素內部的等式關系。介紹會計核算的基礎知識,包括會計核算的具體內容;會計科目意義與設置原則、賬戶的格式與結構;記賬規則與試算平衡;總分類賬戶與明細分類賬戶的概念及其平行登記;會計憑證(包括原始憑證、記賬憑證)作用、填制要求與傳遞程序;會計賬簿的登記、核對(包括賬證核對、賬賬核對、賬實核對)、結賬與錯賬更正方法;企業的賬務處理程序(包括記賬憑證賬務處理程序、匯總記賬憑證賬務處理程序、科目匯總表賬務處理程序)的具體特點;會計電算化的基本要求。近年教材突出了會計核算的基礎知識,考生應注重掌握基礎知識。
(2)第二章 資產(35分左右)
本章介紹了貨幣資金及辦理結算業務的有關規定及會計處理方法,應收與預付款項及壞賬準備的核算;存貨的計價、收發與清查的核算;交易性金融資產的核算;長期股權投資核算的成本法和權益法;固定資產增加、折舊、清理的核算,以及無形資產和其他資產的核算。本章屬于全書的重點難點,考試時所占分值很大。
(3)第三章 負債(10~15分)
本章主要介紹了流動負債和非流動負債的核算。流動負債部分包括短期借款、應付票據、應付賬款、預收賬款、應付職工薪酬、應交稅費、應付股利、應付利息等的核算;非流動負債部分包括長期借款和應付債券的核算。考生應重點掌握應交稅費(尤其是應交增值稅)的核算。
(4)第四章 所有者權益(5~10分)
本章介紹了所有者權益的概念,實收資本的構成、企業收到投資者以現金資產投入的資本及以非現金資產投入的資本的核算方法;資本公積的類型及其形成的核算;留存收益中各種盈余公積的形成及其核算;年度終了企業“利潤分配”科目的核算。考生應重點掌握企業實收資本、資本公積以及留存收益的核算。
(5)第五章 收入、費用和利潤(15分左右)
本章分別介紹了收入、費用、政府補助和利潤的核算。
收入部分,介紹了銷售商品收入的核算;提供勞務收入的核算;讓渡資產使用權的使用費收入的核算。
費用部分,介紹了費用的概念、分類、歸集與分配及其核算。
政府補助部分,介紹了政府補助的概念、主要形式、確認與計量。
利潤部分,介紹了利潤的概念、種類與構成、形成利潤的各部分內容的核算。
考生應重點掌握:銷售商品收入的會計處理,包括一般銷售商品業務、代銷業務的會計處理;按完工百分比法確認勞務收入;所得稅費用的會計處理等。
(6)第六章 財務報表(15分左右)
財務報表主要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等。
資產負債表反映企業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財務狀況。資產負債表各項目數據可根據有關總賬科目的期末余額、明細賬科目的期末余額直接填列或分析計算填列。考生應特別注意資產負債表中重要項目的填列方法。
利潤表反映企業一定期間的經營成果。我國企業的利潤表采用多步式,利潤表各項目數據主要是根據損益類科目的本期發生額填列。考生應熟練地掌握該表的填列。
現金流量表是反映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現金和現金等價物流入和流出的報表。我國企業的現金流量表采用報告式,采用直接法編制現金流量表時,可以采用工作底稿法或“T”型賬戶法,也可以根據有關科目記錄分析填列。考生應熟悉該表主要項目的填列。
(7)第七章 成本核算(10分左右)
這是2007年的新增考試內容,考生應予以高度重視。該章主要介紹了成本核算的要求、產品生產常設的成本項目、制造費用的分配方法、生產成本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的分配方法、聯產品和副產品成本的計算、產品成本計算的基本方法以及產品成本的分析方法等。
四、學習方法
1.認真仔細閱讀教材至少5遍,特別關注重要知識點,選擇1~2本習題集,學完1章,做完本章習題;
2.分析近年的歷屆考題;
3.考前強化復習,做3~5套模擬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