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利潤表的作用
利潤表,又稱損益表,是反映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經營成果的報表。上述定義中值得關注的:一是“一定會計期間”表明利潤表是一個“時期”信息,有人將其稱之為“一個悲喜劇的劇終”;二是本表主要揭示企業的“健康狀況”(即經營成果)。通過利潤表可以從總體上了解企業收入、成本費用及凈利潤(或虧損)的實現及構成情況;分析和掌握企業利潤的增長點以及虧損的分布點;通過利潤表提供的不同時期的比較數字(本月數、本年累計數、上年數),可以分析企業的獲利能力及利潤的未來發展趨勢;了解投資者投入資本的保值增值情況;考核企業預算完成程度。由于利潤既是企業經營業績的綜合體現,又是企業進行利潤分配的主要依讖,因此,利潤表是會計報表中的主要報表之一。
二、利潤表的結構
利潤表的結構是依據“收入一費用=利潤”的會計等式,利潤表的格式主要有多步式和單步式兩種。按照我國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我國企業的利潤表采用多步式。其步驟和內容如下:
第一步,以主營業務收入為基礎,減去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計算出主營業務利潤;
第二步,以主營業務利潤為基礎,加上其他業務利潤減去營業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計算出營業利潤;
第三步,以營業利潤為基礎,加上投資收益、補貼收入、營業外收入,減去營業外支出,計算出利潤總額;
第四步,以利潤總額為基礎,減去所得稅,計算出凈利潤(或虧損)。
我國企業利潤表這種多步式的結構,有一個明顯的特點,即強調企業生產經營的收益配比(結構)。從而使報表使用者便于分析和掌握企業收入構成和費用構成,了解企業利潤的增長點以及虧損的分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