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1-08-30 共2頁
(1)會計和審計。難度:★★★★★ 聯系度:★★★★★ 時間花費:★★★★★
一般
?。?)會計和稅法 難度:★★★ 聯系度:★★★★ 時間花費:★★★★
會計和稅法的結合還是比較緊密的,很明顯的一點就是會計中的所得稅章節,這個自然不用多說。還有就是所得稅的問題是貫穿會計全書的一根主線,不管是公允價值計量的資產,還是收入確認一章,還是長期股權投資,還是日后調整事項、還是或有事項等章節,遞延所得稅的考察一直是個重點,也是貫穿起來的一個主線,所以對于稅法知識是否了解將直接影響遞延所得稅的分錄處理。所以學習會計是不能不知道稅法知識的,因為在會計的考察中涉稅會計處理也一直是個重點,不僅僅是遞延所得稅的問題了,所以當涉稅會計逐漸成為考試的重點,會計和稅法的聯系逐漸加強了。所以學習會計的時候學習稅法是個不錯的選擇,對于整體把握會計教材幫助都是很大的。
(3)經濟法和稅法 難度:★★ 聯系度:★ 時間花費:★★
經濟法和稅法兩者唯一的共同點就是屬于經濟法范疇,但是稅法不屬于注會經濟法范疇。而且稅法考慮的是實體如何征稅,經濟法考慮的是法律關系,研究的是不同的方面和層次,兩者基本上可以說沒有什么聯系。不過兩個科目有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都很簡單,對于比較畏懼注會的考生來說可以拿來練手,先建立自信。
?。?)財管和風險管理 難度:★★★★ 聯系度:★★★★★ 時間花費:★★★★★
新考試制度下風險管理主要來自現行制度下的財管,那么財管和風險管理的聯系是最為緊密的,甚至是新制度下所有科目中聯系最為緊密的兩個科目了,風險管理中既有財管中的計算,比如企業價值評估,又有審計中的理論內容,比如內部控制的介紹,是個比較綜合性的科目,不過從學習的難度上來看,主要還在于計算方面,所以財管的學習有利于促進風險管理的學習。新考生報考這兩門是比較合適的,除了上面說的原因,還在于新制度改革之初,風險管理的難度不會太高。
?。?)風險管理和審計 難度:★★★★★ 聯系度:★★★★ 時間花費:★★★★★
新制度下的風險管理科目有內部控制的相關內容,這些對學習審計是很有幫助的,學員只有掌握了企業的內部控制設置,比如各個環節的票據、流程等等,才能理解審計程序設置的原因和目的,也才能自己理解和掌握好審計程序的具體運用。審計程度千差萬別,但是基本原理是不變的,就比如存在認定是逆查法,完整性認定是順查法,不變的是原理,變的只是票據和內控的說法,大家還是應該了解清楚這個本質。
?。?)其他組合主要是從難度上來考慮的:
一般來說會計和審計的難度最大,財務管理次之,最后是經濟法和稅法。如果是會計專業的學生,可首選會計、審計、稅法等科目;如果是非會計專業的考生,可首選財務管理、經濟法、稅法等科目,因為會計和審計科目難度較大,需要較長時間的準備。如果沒有非常強的實力以及時間和精力,考生不要一次報考6科。
2、三門的報考方案
新制度因為有六門,所以建議一年三門的速度報考,加上最后的綜合階段測試,大致三年通過注會,這個速度是比較合適的,超過三年了知識的更新跟不上,學習綜合測試的時候還需要重新學習之前的科目。
?。?)會計、審計和稅法 難度:★★★★
這個組合中會計和審計、會計和稅法的聯系都比較緊密,而且稅法難度并不是很難。
(2)會計、審計和風險管理 難度:★★★★
這個主要是考慮了審計和風險管理的關系,而且第一年新制度下風險管理難度不是很大,所以考一考還是值得的。
?。?)財管、風險管理和審計 難度:★★★★★
這個也是考慮了風險管理和審計的聯系,三個科目互相促進。
?。?)會計、稅法和經濟法 難度:★★★
這個主要突出的是會計和稅法的關系,經濟法搭配主要是從難度上考慮的。
?。?)審計、風險管理和稅法/經濟法 難度:★★★★
稅法或者經濟法主要也是難度的調節。
?。?)財管、風險管理和稅法/經濟法 難度:★★★
?。?)其他組合,兩個聯系比較緊密的科目,加上稅法或者經濟法作為難度調劑
這樣的報考方案比較省力,而且進度符合一般人的情況,新考生是可以重點考慮三門的報考方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