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1-10-22 共4頁
四、計算分析題
1.某企業2001年12月18日銷售A商品一批,售價50000元,增值稅率為17%,成本26000元。合同規定現金折扣條件為2/10,1/20,n/30。買方于12月27日付款。假設計算現金折扣時不考慮增值稅。
要求:
(1)編制銷售過程和收款過程的會計分錄;
(2)如果該批產品于2002年5月10日被退回。
編制銷售退回的會計分錄。
2.某企業2004年9月1日,對A公司銷售商品一批,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銷售價格為100萬元,增值稅額為17萬元。提貨單和增值稅專用發票已交A公司,A公司已承諾付款。為及時收回貨款,給予A公司的現金折扣條件如下:2/10,1/20,n/30(假定計算現金折扣時不考慮增值稅因素)。該批商品的實際成本為85萬元。9月19日,收到A公司支付的、扣除所享受現金折扣金額后的款項,并存入銀行。11月2日,收到A公司來函,要求對當年9月1日所購商品在價格上給予10%的折讓。經查核,該批商品外觀存在質量問題。甲公司同意了A公司提出的折讓要求。當日,收到A公司交來的稅務機關開具的索取折讓證明單,并開具紅字增值稅專用發票和支付折讓款項。
要求:編制有關會計分錄。
3.甲公司2002年3月1日與客戶簽訂了一項工期為1年的勞務供應合同。合同總收入為100000元,預計合同總成本為80000元。至2002年12月31日,實際發生成本64000元(均以銀行存款支付);一次性收到客戶支付的勞務款75000元。甲公司按實際發生的成本占預計總成本的百分比確定勞務完成程度。
要求:
(1)計算2002年12月31日的勞務完成程度。
(2)計算2002年度應確認的勞務收入。
(3)分別編制發生勞務成本、收到客戶支付的勞務款、確認2002年度勞務收入和勞務費用的會計分錄。
4.甲、乙兩公司簽訂了一份600萬元的勞務合同,甲公司為乙公司開發一套系統軟件(以下簡稱項目)。2004年1月lo日項目開發工作開始,預計2006年2月26日完工。預計開發完成該項目的總成本為400萬元。其他有關資料如下:
(1)2004年1月10日,甲公司預收乙公司支付的項目款280萬元存入銀行。
(2)2004年甲公司為該項目實際發生勞務成本180萬元(用銀行存款支付100萬元,工資費用為80萬元)。
(3)至2005年12月31日,甲公司為該項目累計實際發生勞務成本360萬元。(用銀行存款支付200萬元,工資費用為160萬元)。
(4)甲公司在2004年、2005年末均能對該項目的結果予以可靠估計。甲公司按已發生的成本占估計總成本的百分比確定勞務的完成程度。
要求:
(1)計算甲公司2004年、2005年該項目的完成程度。
(2)計算甲公司2004年、2005年該項目確認的收入和費用。
(3)編制甲公司2004年實際發生勞務成本、收到項目款、確認收入和費用的會計分錄。 (答案中的金額單位用萬元表示)
5.順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順達公司)系工業企業,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17%;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33%。銷售單價除標明為含稅價格外,均為不含增值稅價格。
順達公司2002年12月發生如下業務:
(1)12月3日,向甲企業賒銷A產品50件,單價為20000元,單位銷售成本為10000元。
(2)12月10日,甲企業來函提出12月3日購買的A產品質量不完全合格。經協商同意,按銷售價款的10%給予折讓,并辦理退款手續和開具紅字增值稅專用發票。
(3)12月15日,向丁企業銷售材料一批,價款為700000元,該材料發出成本為500000元。當日收取面值為819000元的票據一張。
(4)12月18日,丙企業要求退回本年11月25日購買的20件A產品。該產品銷售單價為 20000元,單位銷售成本為10000元,其銷售收入400000元已確認入賬,價款尚未收取。 經查明退貨原因系發貨錯誤,同意丙企業退貨,并辦理退貨手續和開具紅字增值稅專用發票。
(5)12月20日,收到外單位租用本公司辦公用房下一年度租金600000元,款項已收存銀行。
要求:根據上述業務編制相關的會計分錄。
(答案中的金額以元為單位;“應交稅費”科目須寫出二級和三級明細科目,其他科目可不寫出明細科目)
12月31日又發生下列業務: ’
(1)現金清查中發現庫存現金較賬面余額多出1500元。無法查明原因,經批準作賬務處理。
(2)公司營業外支出中有1000元為非公益性捐贈;
(3)經查公司該年超過計稅工資標準發放的工資數額為3500元;
(4)本年國債利息收入4000元已入賬。
要求:
(1)根據上述業務編制第(1)筆經濟業務的會計分錄;
(2)將損益類類科目結轉“本年利潤”科目(該公司平時采用表結法計算利潤)。
(3)計算公司當年應交所得稅并編制有關會計
分錄(所得稅稅率為33%,除上述事項外,不考慮其他納稅調整因素);
(4)計算當年公司凈利潤。
7.某企業2003年利潤表上反映的稅前會計利潤為190萬元。所得稅稅率為33%。該企業核定的全年計稅工資總額為100萬元,實際發放的工資總額為110萬元。該企業固定資產折舊采用平均年限法,本年計算的折舊額為5萬元,按照稅法規定采用雙倍余額遞減法計算的折舊額為lO萬元。管理費用中含有超標的業務招待費6萬元和差旅費支出3萬元。投資收益中含有國債利息收入1萬元和轉讓股票投資產生的收益2萬元。
要求:
(1)計算該企業2003年應交所得稅。
(2)編制計算應交所得稅和交納所得稅的會計分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