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4-02-26 共8頁
A6《非壽險精算》
考試時間:3小時
考試形式:選擇題(分數比例為70%)、主觀題(分數比例為30%)
考試要求:
本科目是關于非壽險精算理論和實務的課程。通過本科目的學習,考生應該了解非壽險精算的相關理論,熟練掌握非壽險精算實務的主要技術與方法,理解非壽險精算理論與方法的基本思想和原理。
非壽險精算理論部分的考試基本要求:了解風險度量的基本理論、損失分布理論和信度理論等;理解非壽險費率厘定、非壽險費率校正和非壽險準備金評估的基本思想;掌握再保險的基本理論。
非壽險精算實務部分的考試基本要求:初步了解風險度量的傳統與現代方法;基本掌握非壽險精算中的常用統計方法;理解非壽險費率厘定和非壽險準備金評估的基本原理;熟練掌握非壽險費率厘定、非壽險費率校正和非壽險準備金評估的主要技術與方法;掌握再保險的費率厘定和準備金評估基本方法。
考試內容:
A、風險度量(分數比例約為10%)
1. 風險的定義、特征和風險度量的性質
2. 傳統風險度量方法
3. VaR的定義、計算方法、應用和優缺點
4. CTE風險度量及其他風險度量方法
B、非壽險精算中的統計方法(分數比例約為10%)
1. 常用的損失理論分布及其數字特征和損失分布的擬合方法
2. 貝葉斯估計的基本方法和后驗分布的計算方法
3. 隨機模擬的基本方法和損失理論分布的隨機模擬方法
4. 信度理論的基本方法和非同質風險識別的方法
C、非壽險費率厘定(分數比例約為20%)
1. 費率厘定的基本概念
2. 費率厘定的兩種基本方法:純保費法和損失率法
3. 均衡已賺保費計算方法:危險擴展法和平行四邊形法
4. 最終損失計算方法:損失進展法和趨勢識別
5. 分類費率和沖銷
6. 費率厘定實例
7. 效用理論與非壽險費率厘定:風險指數、最高保費、最低保費和最優保險
D、非壽險費率校正(分數比例約為20%)
1. 經驗費率和信度保費的基本概念
2. 貝葉斯保費計算的前提條件和計算方法
3. Bühlmann信度模型的基本概念、結構參數的估計方法和Bühlmann信度保費計算方法
4. Bühlmann-Straub信度模型的基本概念和結構參數的估計方法
5. NCD系統的構成要素與模型、用轉移概率矩陣表示NCD系統的基本原理與方法、BMS基本原理與評價標準
E、非壽險準備金(分數比例約為30%)
1. 非壽險責任準備金基本概念
2. 未到期責任準備金評估的基本方法:比例法和分布法
3. 未決賠款準備金評估的基本方法:鏈梯法、分離法、案均法、準備金進展法和預算IBNR方法
4. 保費不足準備金及充足性檢驗方法、理賠費用準備金分類及其評估方法
5. 未決賠款準備金評估的合理性檢驗
F、再保險的精算問題(分數比例約為10%)
1. 再保險的基本概念與性質
2. 再保險的費率厘定和準備金評估:已知損失分布法和勞合社比例法,再保險未到期責任準備金,再保險未決賠款準備金,Standard-Bühlmann法
3. 最優再保險與再保險創新
考試指定學習教材:
中國精算師資格考試用書:《非壽險精算》韓天雄主編,劉樂平主審,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2010版,所有章節。
2011年度秋季中國精算師資格考試指南(精算師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