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計算題:
19、大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路公司)2005年有關固定資產增加的業務如下:
(1)3月購入不需安裝的全新設備一臺,價款100萬元,增值稅17萬元,發生運雜費2萬元,設備款用銀行存款支付了80萬元,尚欠37萬元;運雜費已用銀行存款全部支付。(2)4月從外單位購入舊機器一臺,賬面原價30萬元,已提折舊10萬元,購買價15萬元,以轉賬支票支付;購入后進行安裝調試,領用生產用原材料2萬元,相應的進項稅額0.34萬元;領用產成品4萬元,計稅價格5萬元,本企業增值稅稅率17%;發生人工費用1.81萬元,于5月該機器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并投入使用。
(3) 6月接受甲公司舊設備投資,賬面原價為600萬元,已提折舊100萬元, 評估機構確定的評估價值為520萬元;經投資各方協商確認的價值為480萬元。按投資協議規定,接受投資后,大路公司注冊資本變更為3 000萬元,甲公司投資占大路公司表決權資本的15%。
(4)7月接受乙單位捐贈的汽車一輛,該汽車在乙單位的賬面原價為80萬元,已提折舊60萬元,同類市價9萬元,捐贈方沒有提供有關憑據。
(5)9月盤盈機器一臺,同類機器全新市場價格8萬元,估計六成新,月底經批準結轉盤盈。
要求:對大路公司上述固定資產增加業務進行會計處理。(單位:萬元)
標準答案:(1)3月購入固定資產
借:固定資產119
貸:銀行存款 (80+2)82
應付賬款37
(注:未支付的貨款計入應付賬款,不計入其他應付款。)
(2)4月購入舊設備
①購入后直接投入安裝
借:在建工程15
貸:銀行存款15
(注:購入舊設備直接按買價入賬,與原賬面價值無關。)
②發生安裝費用
借:在建工程9
貸:原材料2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0.34
庫存商品 4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5×17%)0.85
應付工資1.81
(注:領用本企業生產的產成品,應視同銷售,計算銷項稅額;領用外購的庫存商品,應作進項稅額轉出,兩者的會計處理不同。)
③5月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
借:固定資產24
貸:在建工程24
(3)6月接受投資
借:固定資產480
貸:實收資本(3 000×15%)450
資本公積——資本溢價30
(注:接受舊的固定資產投資,應按投資各方確定的價值入賬;評估價只是作為確定固定資產價值的參考,不能作為固定資產入賬價值的依據。)
(4)7月接受捐贈
借:固定資產9
貸:待轉資產價值9
(注:在編制資產負債表時待轉資產價值,列入“其他流動負債”項目;年末繳納所得稅后轉平。)
(5)9月盤盈固定資產
借:固定資產(8×60%) 4.8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固定資產損溢4.8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固定資產損溢4.8
貸:營業外收入4.8
20、甲公司為生產新型產品,于2004年年初開始興建一條生產線,總投資2 000萬元,工程出包給某工程公司承建。按照合同規定,工期為9個月,預計在本年9月末投產。按協議,工程款按月支付,每月支付200萬元,余款200萬元在工程完工半年后發生工程質量問題時支付。
甲公司按協議支付了工程款,工程在9月末如期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投入生產。按照固定資產價值實現的方式,甲公司采用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預計使用年限為10年,預計凈殘值為100萬元。
2005年12月31日,甲公司在進行檢查時發現,該設備出現減值的跡象,估計現時的銷售凈價為1 580萬元,未來時期持續使用以及使用壽命結束時的處置中形成的現金流量現值為1 700萬元。
2006年1月1日,預計固定資產使用年限和預計凈殘值不變。
2006年12月31日,公司在進行檢查時發現,以前期間據以計提固定資產減值的各種因素發生變化,對公司產生有利影響,目前市場上該類設備的銷售凈價為1 515萬元,未來時期內持續使用以及使用壽命結束時的處置中形成的現金流量現值為1 570萬元。
要求:對甲公司2004~2006年興建生產線、計提折舊和計提減值準備進行相關的會計處理(為簡化核算,假設折舊和減值準備均在年末計提)。(單位:萬元,保留小數點后兩位)
標準答案:(1)2004年1~9月建造生產線,每月支付工程款時
借:在建工程200
貸:銀行存款200
9月末把還欠的工程款,確認入賬
借:在建工程200
貸:應付賬款200
9月末工程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轉入固定資產
借:固定資產2 000
貸:在建工程2 000
(2)2004年12月31日計提折舊
2004年應計提折舊金額=(2 000-100)÷10×(3÷12)=47.5(萬元)
借:制造費用47.5
貸:累計折舊47.5
(3)2005年12月31日
①計提固定資產折舊
計提的折舊金額=(2 000-100)÷10=190(萬元)
借:制造費用190
貸:累計折舊190
(注:不考慮減值因素情況下,2005年年末固定資產凈值為1 762.5[(2 000-(47.5+190))萬元2006年年末固定資產凈值為1572.5[(2 000-(47.5+190+190)]萬元。)
②計提固定資產減值準備
因為估計現時的銷售凈價為1 580萬元,未來時期持續使用以及使用壽命結束時的處置中形成的現金流量現值為1 700萬元,根據孰高原則,固定資產可收回金額為1700萬元;在不考慮減值因素情況下固定資產賬面凈值為1 762.5萬元,應計提固定資產減值準備62.5萬元。甲公司的賬務處理是:
借:營業外支出62.5
貸:固定資產減值準備62.5
(4)2006年12月31日
①計提固定資產折舊
2006年應計提折舊金額=(固定資產凈額-凈殘值)÷預計使用年限=(1700-100)÷105×12=182.86(萬元)
借:制造費用182.86
貸:累計折舊182.86
②計提減值
2006年年未不考慮減值因素情況下固定資產賬面凈值為1 572.5萬元,計提減值前固定資產凈額為1 517.14[2000-(47.5+190+182.86)- 62.5]萬元;根據孰高原則,固定資產可收回金額為1570萬元。甲公司應沖減固定資產減值準備60萬元(計提減值準備前的余額為62.5萬元,需保留減值準備的余額為2.5(1 572.5-1570)萬元);將固定資產賬面價值由1 517.14萬元回升到1 570萬元,應沖減營業外支出52.86(1 570-1517.14)萬元;將沖減固定資產減值準備60萬元與沖減營業外支出52.86萬元之差,補提累計折舊7.14萬元。甲公司的賬務處理是:
借:固定資產減值準備60
貸:營業外支出52.86
累計折舊7.14
21、乙企業于2002年3月5日建造完成一條流水生產線,原值3 000萬元,日產100噸產品。投產后,采用直線法計提折舊,預計使用年限8年,預計凈殘值120萬元。
2002年發生小修理費用30萬元;2003年發生中修費用80萬元;2004年發生大修費用180萬元;全部由企業的輔助車間進行維修。
2004年年末,由于市場行情很好,公司經理會決定擴大生產規模,對該生產線進行改造擴建,使日產能力達到150噸。該擴建工程由原施工單位承接,預計總費用1 000萬元,工期10個月。工程已經按計劃開工。
2005年10月,該生產線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發生工程總成本1 000萬元,全部用銀行存款支付。工程完工時,由于市場行情發生重大不利變化,預計該生產線可收回金額為2 520萬元。
乙公司對改擴建后的固定資產采用年數總和法計提折舊,預計尚可使用年限為6年,預計凈殘值為120萬元。
2006年年末,乙公司經與丁公司協商,將該生產線轉讓給丁公司,轉讓價款2 200萬元。辦妥財產交接手續并收到轉讓款。假設不考慮轉讓中的相關稅費。
要求:
(1)對該生產線2002~2004年發生維修費進行賬務處理。
(2)對固定資產改擴建進行相關的賬務處理。
(3)計算改擴建后的固定資產2005年、2006應計提的折舊額。
(4)對2006年末轉讓生產線進行賬務處理。
標準答案:(1)對該生產線2002~2004年維修費進行賬務處理
①2002年發生小修理費
借:制造費用30
貸: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30
②2003年發生中修費
借:制造費用80
貸: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80
③2004年發生大修費
借:制造費用180
貸: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180
(2)對固定資產改擴建進行相關的賬務處理
①2004年年末將該生產線轉入在建工程
2002~2004年已計提累計折舊=(3 000-120)÷96×33個月=990(萬元)
借:在建工程2 010
累計折舊990
貸:固定資產3 000
②支付工程款
借:在建工程1 000
貸:銀行存款1 000
③完工轉固定資產
生產線改造完成后總成本為3 010萬元,可收回金額為2 520萬元,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為2 520萬元:
借:固定資產2 520
營業外支出490
貸:在建工程3 010
(3)計算改擴建后的固定資產2005年、2006應計提的折舊額
①固定資產原價2 520萬元,凈殘值120萬元,應提折舊總額為2 400萬元,因此:
第1年應提折舊額=2 400×(6÷21)=685.71(萬元)
第2年應提折舊額=2 400×(5÷21)=571.43(萬元)
②2005年應提折舊額=685.71÷12×2=114.29(萬元)
③2006年應提折舊額=685.71÷12×10+571.43÷12×2=571.43+95.24=666.67(萬元)
(4)對2006年末轉讓生產線進行賬務處理
①將固定資產轉入清理
至2006年末累計折舊余額=114.29+666.67=780.96(萬元)
借:固定資產清理 1 739.04
累計折舊780.96
貸:固定資產2 520
②發生轉讓收入
借:銀行存款2 200
貸:固定資產清理2 200
③結轉清理凈損益
借:固定資產清理460.96
貸:營業外收入(2 200-1739.04)46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