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應當按照交易或者事項的經濟特征確定會計要素。會計要素包括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和利潤。
(1)資產是指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由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資產按流動性分為流動資產和非流動資產。
資產的主要特征:①資產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②資產應為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資源;③資產是由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
(2)負債是指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的現時義務。負債按流動性分為流動負債和非流動負債。
負債的主要特征:①負債的清償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②負債是由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現時義務。
現時義務是指企業在現行條件下已承擔的義務,未來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義務,不屬于現時義務。
(3)所有者權益是指企業資產扣除負債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權益。公司的所有者權益又稱為股東權益。
所有者權益的來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資本、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留存收益等。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是指不應計入當期損益、會導致所有者權益發生增減變動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利得或者損失。其中,利得是指由企業非日常活動形成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流入;損失是指由企業非日常活動所發生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減少的、與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經濟利益的流出:在某個特定的時點,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三者之間存在平衡關系,即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它是編制資產負債表的基礎。
(4)收入足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形成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收入不包括為第三方或者客戶代收的款項。
收入的主要特征:①收入應當是企業在日常活動中形成的;②收入應當會導致經濟利益的流人,該流人不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資本;③收入應當最終會導致所有者權益的增加。
(5)費用是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發生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減少的、與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出。費用的主要特征:①費用應當是企業在日常活動中發生的;②費用應當會導致經濟利益的流出,該流出不包括向所有者分配的利潤;③費用虛當最終會導致所有者權益的減少。
(6)利潤是指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
利潤包括收入減去費用后的凈額、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和損失等。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和損失,是指應當計入當期損益、會導致所有者權益發生增減變動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利得或損失。利潤金額取決于收入和費用、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和損失金額的計量。收入減去費用,并經過調整后等于利潤。在不考慮調整因素(比如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投資收益等)的情況下,收入減去費用等于利潤,即收入-費用=利潤。它表明某一會計主體在一定會計期間內的經營成果與該期間收入和費用的關系(在做適當調整后),是編制利潤表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