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聯方一般指有關聯的各方。一方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或對另一方施加重影響,以及兩方或兩方以上同受一方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影響的,構成關聯方。
控制是指有權決定一個企業的財務和經營政策,并能據以從該企業的經營活動中獲取利益。共同控制是指按照合同約定對某項經濟活動所共有的控制,僅在與該項經濟活動相關的重要財務和經營決策需要分享控制權的投資方一致同意時存在。重影響是指對一個企業的財務和經營政策有參與決策的權力,但并不能夠控制或者與其他方一起共同控制這些政策的制定。
(2)關聯方關系是指有關聯的各方之間的內在關系。下列各方構成企業的關聯方:①該企業的母公司。②該企業的子公司。⑧與該企業受同一母公司控制的其他企業。④對該企業實施共同控制的投資方。⑤對該企業施加重影響的投資方。⑥該企業的合營企業。⑦該企業的聯營企業。⑧該企業的主要投資者個人及與其關系密切的家庭成員。主要投資者個人,是指能夠控制、共同控制一個企業或者對一個企業施加重影響的個人投資者。⑨該企業或其母公司的關鍵管理人員及與其關系密切的家庭成員。關鍵管理人員,是指有權力并負責計劃、指揮和控制企業活動的人員。與主要投資者個人或關鍵管理人員關系密切的家庭成員,是指在處理與企業的交易時可能影響該個人或受該個人影響的家庭成員。⑩該企業主要投資者個人、關鍵管理人員或與其關系密切的家庭成員控制、共同控制或施加重人影響的其他企業。
僅與企業存在下列關系的各方,不構成企業的關聯方:①與該企業發生日常往來的資金提供者、公用事業部門、政府部門和機構。②與該企業發生量交易而存在經濟依存關系的單個客戶、供應商、特許商、經銷商或代理商。③與該企業共同控制合營企業的合營者。
僅僅同受國家控制而不存在其他關聯方關系的企業,不構成關聯方。
在具體運用關聯方關系判斷標準時,應當遵循實質重于形式的要求。
(3)關聯方交易是指關聯方之間轉移資源、勞務或義務的行為,而不論是否收取價款。關聯方交易的類型通常包括下列各項:購買或銷售商品;購買或銷售商品以外的其他資產;提供或接受勞務;擔保;提供資金(貸款或股權投資);租賃;代理;研究與開發項目的轉移;許可協議;代表企業或由企業代表另一方進行債務結算;關鍵管理人員薪酬。
(4)企業無論是否發生關聯方交易,均應當在附注中披露與母公司和了公司有關的下列信息:①母公司和子公司的名稱。母公司不是該企業最終控制方的,還應當披露最終控制方名稱。母公司和最終控制方均不對外提供財務報表的,還應當披露母公司之上與其最相近的對外提供財務報表的母公司名稱。②母公司和子公司的業務性質、注冊地、注冊資本(或實收資本、股本)及其變化。③母公司對該企業或者該企業對子公司的持股比例和表決權比例。
(5)企業與關聯方發生關聯方交易的,應當在附注中披露該關聯方關系的性質、交易類型及交易要素。交易要素至少應當包括:①交易的金額。②未結算項目的金額、條款和條件,以及有關提供或取得擔保的信息。③未結算應收項目的壞賬準備金額。④定價政策。
(6)關聯方交易應當分別關聯方以及交易類型予以披露。類型相似的關聯方交易,在不影響財務報表閱讀者正確理解關聯方交易對財務報表影響的情況下,可以合并披露。
企業只有在提供確鑿證據的情況下,才能披露關聯方交易是公平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