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0-01-19 共1頁
第三節 資產評估的假設與原則
一、資產評估的假設
依據有限事實,通過一系列推理,對于所研究的事物做出合乎邏輯的假定說明就叫假設。
(1)交易假設。是資產評估最基本的前提假設,假定所有待評估資產已經處在交易過程中,評估師根據待評估資產的交易條件等模擬市場進行估價。一方面為資產評估得以進行創造了條件,另一方面限定了資產評估的外部環境,即資產是被置于市場交易之中的。
(2)公開市場假設。就資產評估而言,公開市場是指充分發達與完善的市場條件,指一個有自愿的買者和賣者的競爭性市場。在這個市場上,買者和賣者的地位是平等的,彼此都有獲取足夠市場信息的機會和時間,買賣雙方的交易行為都是在自愿的、理智的,而非強制或不受限制的條件下進行的。
(3)持續使用假設。持續使用假設又細分為三種具體情況:一是在用續用;二是轉用續用;三是移地續用。
(4)清算假設。是對資產在非公開市場條件下被迫出售或快速變現條件的假定說明。清算假設首先是基于被評估資產面臨清算或具有潛在的被清算的事實或可能性,再根據相應數據資料推定被評估資產處于被迫出售或快速變現的狀態。
二、資產評估的原則
1、工作原則:獨立性、客觀公正性、科學性原則。
2、經濟技術原則
(1)預期收益原則。資產價值的高低主要取決于它能為其所有者或控制者帶來的預期收益量的多少
(2)供求原則。經濟學中的供求規律對商品價格形成的作用力同樣適用于資產價值的評估,評估人員在判斷資產價值時也應充分考慮和依據供求原則。
(3)貢獻原則。它也要求資產價值的高低要由該資產的貢獻來決定。貢獻原則主要適用于構成某整體資產的各組成要素資產的貢獻,或者是當整體資產缺少該項要素資產將蒙受的損失。
(4)替代原則。具有相同使用價值和質量的商品,具有不同的交換價值或價格,買者會選擇價格較低者。在資產評估中確實存在著評估數據、評估方法等合理替代的問題,正確運用替代原則是公正進行資產評估的重要保證。
(5)評估時點原則。資產的價值會隨著市場條件的變化而不斷改變,資產評估的評估時點原則要求資產評估必須有評估基準日,而且評估值就是評估基準日的資產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