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0-01-19 共1頁
節 |
知識點分布(共30個,每個1分,總計30分) |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
第一章總論 |
相關性原則的實務應用;會計基礎理論的正誤辨析; |
可靠性原則的應用;利得的辨認; |
實質重于形式的原則應用 |
第二章金融資產 |
應收賬款的報表列示金額計算;應收債權質押借款的會計處理原則的正誤甄別; |
交易性金融資產購入中“應收利息”的核算;金融資產減值的證據判定; |
持有至到期投資入賬成本的認定;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的科目歸屬; |
第三章存貨 |
|
委托加工物資的成本計算;有關存貨可變現凈值論斷的正誤甄別; |
預付貨款采購材料的會計處理;原材料計劃成本的核算原則;存貨跌價準備的計提; |
第四章長期股權投資 |
權益法下股權投資差額的處理原則測試;成本法下現金股利的會計處理;成本法轉權益法時初始投資成本的計算; |
權益法的會計核算原理測試; |
影響長期股權投資初始投資成本的因素分析;權益法下被投資方盈余對股權投資的影響額計算; |
第五章固定資產、無形資產、投資性房地產 |
需安裝的固定資產入賬成本的計算;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中收益的計算; |
融資租入固定資產入賬成本的確認原則;公允價值計量模式與成本計量模式的轉換原理;固定資產棄置費的處理; |
有關固定資產折舊論斷的正誤判定;無形資產研發支出的會計處理;公允價值計量模式的投資性房地產轉化為自用房地產時的會計處理;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中投入資產入賬成本的計算; |
第六章資產減值 |
固定資產可收回價值的確認;資產組的減值處理; |
|
固定資產減值對折舊的影響; |
第七章負債 |
債轉股的會計處理;預計負債的金額計算; |
債務重組中或有支付的會計處理; |
公司債實際利息費用的計算原理;可轉換公司債券交易費用在負債成份與權益成份之間的分拆處理;專門借款利息費用資本化的計算; |
第八章所有者權益 |
盈余公積虧損彌補、轉增資本的會計處理;股票發行費用的會計處理; |
外幣資本注資時匯率的選擇;回購股票的會計處理;利潤分配的會計處理; |
盈余公積轉增資本的會計處理; |
第九章收入、費用和利潤 |
售后回購的會計處理;輔助生產費用的分配;所得稅處理原則的正誤甄別; |
建造合同收入的計算;應納稅暫時性差異的會計處理; |
建造合同收入的構成;暫時性差異的會計處理;長期應收款的會計處理; |
第十章財務報告 |
融資租賃費的支付在現金流量表中的反映;母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與子公司所有者權益的抵銷; |
融資租賃費的支付在現金流量表中的反映;現金流量表附注內容的勾稽關系確認;前期差錯更正的會計處理原則; |
借款利息費用資本化部分在現金流量表中的列報;合并報表中內部發行債券方與內部債券購買方的抵銷處理;未決 訴訟的會計處理;資產負債表日后調整事項的辨認; |
第十一章資產評估結果在財務會計中的應用 |
產權交易時立賬的依據;改制中豁免債務的會計處理原則;分立改制中應收賬款的瓜分;收購價超過被收購企業賬面價值的差額的處理原則; |
企業國有資產產權轉讓管理辦法測試;控股合并中被購買方的會計處理原則; |
評估對所得稅的影響;分立式改建的會計處理; |
第十二章財務報表分析 |
現金流量表的解析;應收賬款周轉率的分析;現金流動負債比率的解析;資產負債率與速動比率的解析; |
收益質量分析指標測試; |
資本積累率的計算;現金保障倍數的分析;投資組合的預期相關系數的含義辨析;籌資突破點的界定; |
第十三章財務預測與決策 |
β值的解析;方案的選擇。 |
風險調整貼現率的關鍵因素判定;預計銷售費用的測定。 |
|
2.單項選擇題的設計特點
(1)題目的覆蓋面寬,強調基礎知識及基礎計算。
近三年單項選擇題均設計了30個,每個1分,共計30分,涉及全書內容,章節的覆蓋面非常寬;在題目的設計上主要測試基礎會計處理原則及基礎計算,不會出現量環節較多的計算及綜合性很強的理論推導。比如:委托加工物資的成本計算;存貨跌價準備的計提;盈余公積轉增資本的會計處理;長期應收款的會計處理;利得的辨認;預付貨款的科目登記方向及內容,這此知識點均屬于基礎理論及計算。
(2)更為強化實務操作能力
近三年的試卷中單項選擇題有10個左右的計算、20個理論的辨析,計算類占33%的份額,且此趨勢有提高的傾向。即使是理論測試,部分是從理論與實務的銜接角度測試,并非死記硬背能解決的。
(二)多項選擇題的命題規律
1.近三年會計試卷中多項選擇題的知識點分布表
章節 |
知識點分布(共10個,每個2分,總計20分) |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
第一章總論 |
賬實核對的理論測試; |
|
|
第二章金融資產 |
影響應收賬款價值的因素分析 |
|
交易性金融資產處置時的會計處理; |
第三章存貨 |
|
存貨減值跡象的判定 |
|
第四章長期股權投資 |
|
后續計量口徑的判定; |
|
第五章固定資產、無形資產、投資性房地產 |
無形資產開發費用資本化條件的辨析; |
固定資產后續支出資本化原則; |
固定資產入賬成本的構成因素分析;投資性房地產由成本計量模式變更為公允價值計量模式時的會計處理; |
第六章資產減值 |
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確認; |
預計未來現金流量需考慮的因素; |
|
第七章負債 |
債務重組中債權人的會計處理;影響一般借款利息資本化金額的因素分析;影響年末資產負債表中“應付債券”項目金額的因素分析; |
資產支出的辨認; |
應付職工薪酬的核算內容界定; |
第八章所有者權益 |
資本溢價的成因分析;國有獨資企業實施改制中損益的處理原則; |
資本公積的實務界定; |
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外國合作者收回投資的會計處理; |
第九章收入、費用和利潤 |
|
建造合同成本的構成因素辨認; |
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的認定; |
第十章財務報告 |
|
固定資產內部交易的抵銷處理; |
關聯方關系的披露;公允價值的報表披露內容; |
第十一章資產評估結果在財務會計中的應用 |
|
|
|
第十二章財務報表分析 |
存貨發出計價方法的變更對財務指標的影響; |
影響企業償債能力的外在因素辨析;財務杠桿系數的影響因素分析; |
現金流量表的健康表現; |
第十三章財務預測與決策 |
|
|
編制生產預算時直接人工成本的因素分析 |
章節 |
知識點分布(4個題目,共50分) |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
第三章存貨 |
存貨的基礎會計處理 |
|
|
第四章長期股權投資 |
|
注資業務中投資方與被投資方的對應會計處理; |
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法與權益法的會計處理 |
第五章固定資產、無形資產、投資性房地產 |
|
無形資產基礎會計核算; |
|
第六章資產減值 |
|
|
資產組減值的計算; |
第七章負債 |
|
|
債務重組的會計處理; |
第九章收入、費用和利潤 |
銷售商品收入、提供勞務收入的會計處理及最終利潤表的編制 |
商品銷售業務的一般會計處理+或有事項處理(產品質量擔保費用的會計處理); |
|
第十章財務報告 |
|
資產負債表日后調整事項的會計分錄及報表修正。 |
|
第十一章資產評估結果在財務會計中的應用 |
新成立企業的建賬及其他相關業務的會計處理; |
|
|
第十二章財務報表分析 |
|
|
主要財務指標的計算及簡要分析; |
第十三章財務預測與決策 |
最佳籌資方案的選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