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設備的經濟性貶值是由于外部因素引起的貶值。這些因素包括:由于市場競爭的加劇,產品需求減少,導致設備開工不足,生產能力相對過剩;原材料、能源等提價,造成成本提高,而生產的產品售價沒有相應提高;國家有關能源、環境保護等限制或削弱產權的法律、法規產品生產成本的提高或者使設備強制報廢,縮短了設備的正常使用壽命等等。
一、使用壽命縮短
引起機器設備使用壽命縮短的外部因素,主要是國家有關能源、環境保護等方面的法律、法規。近年來,由于對環境保護方面的問題日益嚴重,國家對機器的環保要求越來越高,對落后的、高能耗的機電產品施行強制淘汰制度,縮短了設備的正常使用壽命等等。
例如:某汽車已使用10年,按目前的技術狀態還可以正常使用10年,按年限法,該汽車的貶值率為:
貶值率=10/(10+10)=50%
但由于環保、能源的要求,國家新出臺的汽車報廢政策規定該類汽車的最長使用年限為15年,因此該汽車5年后必需強制報廢。在這種情況下,該汽車的貶值率為:
貶值率=10/(10+5)=66.7%
由此引起的經濟性貶值率為16.7%。如果該汽車的重置成本為20萬元,經濟性貶值額為:20萬×16.7%=3.34萬元。
二、運營費用的提高
引起機器設備運營成本增加的外部因素包括原材料成本增加、能源成本增加等。其中,國家對超過排放標準排污的企業要征收高額的排污費,主要用能設備能耗超過限額的,按超限額浪費的能源量加價收費。導致高污染、高能耗設備運營費用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