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混凝土配合比(掌握)
混凝土的配合比通常是指混凝土中水泥、砂、石、水四種主要組成材料用量之間的比例關系。常用的表示方法有兩種,一種是以混凝土中各種材料的用量(kg)來表示的,例如水泥300kg,砂690kg,石子1200kg,水190kg;
另一種是以水泥的質量為1,用各材料間的質量比來表示,如上述數據可寫成:水泥:砂:石:水:=1:2.3:4.0:0.63。
當摻外加劑或摻合料時,其用量以水泥用量的質量百分比來表示。
混凝土配合比的設計的三個比例關系可以用三個參數來表示。即:水與水泥的關系,用水灰比(水與水泥用量之比)表示;砂與石子的關系,用砂率(砂的質量占砂、石總質量的百分比)來表示;水泥漿與骨料的關系,用單位用水量(1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來表示。
(四)混凝土的技術性質(掌握)
普通混凝土的技術性質包括:
混凝土硬化前的性質,即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以及混凝土硬化后的性質,即強度、耐久性及變形性能。
1.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良好的和易性要求混凝土有良好的流動性、粘聚性和保水性。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不好,對混凝土的施工質量將產生影響,如產生蜂窩、麻面、孔洞、露筋及疏松等質量缺陷。
2.混凝土的強度。
(1)混凝土強度等級。混凝土強度等級是按立方體抗壓強度來劃分的。所謂立方體抗壓強度是指制作邊長為150mm標準立方體試件,在溫度為20±2度,相對濕度為95%以上的潮濕環境或水中的養護條件廠,經28天養護,采用標準試驗方法測得的混凝土極限抗壓強度,并以此來確定混凝土的強度等級,用Fcu表示。
混凝土根據強度的不同一般劃分為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C65、C70、C75及C80十四個等級。例如,C30表示立方體抗壓強度標準值為30N/mm2。
(2)影響混凝土強度的因素。混凝土的強度主要取決于水泥石的強度及與骨料表面的粘結強度,而這些強度又與水泥強度等級、水灰比及骨料性質密切相關。
①水灰比和水泥強度等級。當用同—品種及相同強度等級水泥時,混凝土強度主要取決于水灰比。一般情況下可以認為,在水泥強度等級相同的情況下,水灰比越小,混凝土強度也就越高。
②骨料的品種、規格與質量。在水泥強度等級和水灰比不變的條件下,碎石混凝上的強度高于卵石混凝土的強度。骨料的級配良好,雜質少,針、片狀骨料少,砂率合理,可使骨料組成密實的骨架,充分發揮骨架作用。并可降低用水量及水灰比,有利于強度的提高。
③養護條件:(溫度和濕度)。溫度升高,水泥的水化速度加快,因而混凝土強度發展也快。反之,則強度發展遲緩。濕度適當,水泥水化便能順利進行,使混凝土強度得到充分發展。
④齡期。混凝土在正常養護條件下,其強度隨著齡期增加而提高。最初7、14d內,強度增長較快,28d以后增長緩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