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0-01-19 共1頁
觀察法
實體性貶值主要分析的指標有:設備的現時技術狀態;設備的實際已使用年限;設備的正常負荷率及原始制造質量;設備的維修保養及設備修、技改情況;設備重故障經歷;設備工作環境和條件;設備的外觀和完整性等。
這種評估方法在評估實務中經常用到,主要通過機電設備工程師來完成。主要優點是簡單、可操作,評估速度快;缺點是主觀隨意性太,不具備較強的說服力。
年限法
年限法是從使用壽命的的角度來估算貶值,也稱壽命比率法。
αP=已使用年限÷(已使用年限+尚可使用年限)
尚可使用年限的確定多數用額定使用壽命減去已使用壽命的辦法,這在評估中會帶來很多困惑,比如在一些企業里,有的機器設備已使用年限已經遠遠于額定使用年限,但設備仍然在使用,其自身的精度和加工產品的精度和一般的新設備區別不,也沒有進行過修理,不能用修復費用法,這種情況下確定評估值就相當困難,評估實務中也很難使用。
修復費用法 修復費用法是假設設備所發生的實體性損耗是可以補償的,則設備的實體性貶值就應該等于用補償實體性損耗所發生的費用。但要注意區分可補償性損耗和不可補償性損耗。對不可補償性的損耗依然使用年限法和觀察法。上述問題依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