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0-01-19 共1頁
第二節 收益法在無形資產評估中的應用
1、基本公式為:(另外還有通過分成率計算的公式7-1)
注意:不能簡單地把使用無形資產后企業的超額收益歸為僅由無形資產形成的超額收益,因為無形資產應用后其他資產因素也會發生變化,超額收益是各資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2、無形資產收益額的確定包括直接估算法、差額法、分成率法、要素貢獻法。
注意:直接估算法分為收入增長型和成本節約型。
差額法中與行業平均水平比較得出的超額收益可能是組合無形資產的超額收益,還需進行分解。同時需注意公式7-6的應用。
分成率分為銷售收入分成率和銷售利潤分成率。
要素貢獻率僅用于粗略估算無形資產收益額。
3、折現率的確定
包括無風險報酬率和風險報酬率,通過對未來收益的風險影響因素的分析測算風險報酬率。另外,折現率的口徑應與無形資產評估中采用的收益額的口徑保持一致。教材P420在企業價值評估一章中有比較詳細的介紹。
4、無形資產收益期限的確定
無形損耗主要有以下三種情況決定:新的、更先進、更經濟的無形資產出現;其他企業普遍掌握該無形資產;生產的產品需求下降。
評估實踐中一般以法定有效期限與受益年限孰短的原則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