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0-01-19 共1頁
三、基礎的分類及構造(掌握)
(一) 按所用材料分類
房屋建筑基礎按所用材料可分為磚基礎、毛石基礎、灰土基礎、混凝土基礎及鋼筋混凝土基礎。
1.磚基礎是用磚和水泥砂漿砌筑而成的基礎。
2.毛石基礎是用開采的無規則的塊石和水泥砂漿砌筑而成的基礎。
3.灰土基礎是由石灰與粘土按一定比例拌合,加水夯實而成的基礎。
4.混凝土基礎是由混凝土拌制后灌筑而成的基礎。
5.鋼筋混凝土基礎是在混凝土中加入抗拉強度很高的鋼筋,使這種基礎具有較高的抗彎抗拉能力。
(二)按外形分類
基礎按外形可分為:
1.條形基礎。這種基礎多為墻基礎,沿墻體長方向是連續的。
2.獨立基礎。這種基礎主要為獨立柱下的基礎。現澆鋼筋混凝土獨立柱基有平臺式、坡面式。預制柱下為鋼筋混凝土杯形基礎。
3.筏形基礎。筏形基礎形象于水中漂流的木筏。井格式基礎下又用鋼筋混凝土板連成一片,大大地增加了建筑物基礎與地基的接觸面積,換句話說,單位面積地基土層承受的荷裁減少了,適合于軟弱地基和上部荷載比較大的建筑物。
4.箱形基礎。箱形基礎是由鋼筋混凝土的頂板、底板和縱橫承重隔板組成的整體式基礎。箱形基礎不僅同筏形基礎一樣有較大的基底面積,適用于軟弱地基和上部荷載比較大的建筑物。而且由于基礎自身呈箱形,具有很大的整體強度和剛度。當地基不均勻下沉時,建筑物不會引起較大的變形裂縫。該基礎施工難度大,造價高。多用于高層建筑,另外可兼作地下室。
5.樁基礎。工程實踐中,當建筑物上部結構荷載很大,地基軟弱土層較厚,對沉降量限制要求較嚴的建筑物或對圍護結構等幾乎不允許出現裂縫的建筑物,往往采用樁基礎。樁基礎可以節省基礎材料,減少土方工程量,改善勞動條件,縮短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