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基、基礎的概念 (熟悉)
地基----承受建筑物全部荷載的土層,是地球的一部分。
基礎----承受建筑物全部荷載,并將其傳到地基上。是建筑物的一部分。
地基允許承載力----每單位面積能承受的基礎傳下來荷載的能力。
1.天然地基----不需經過人工加固,可直接使用的地基。
⑴巖石類:按巖石的種類和風化程度確定承載力。一般來說承載力高。
⑵碎石土:允許承載力因密實程度不同而變化。與含水率無關。
⑶砂土:
⑷粘性土:隨含水量多少而不同。含水量小,堅硬,強度很大;流動狀,失去力學強度。含水大,強度低。
⑸粉土:允許承載力與其孔隙比及含水量有關。孔隙比小、含水量小、承載力高。
⑹人工填土。
特殊土:濕陷性黃土、凍土、軟粘土、膨脹土。
2.人工地基
人工加固地基的方法----壓實法、換土法、打樁。
對地基的要求:(1)足夠的強度;(2)總沉降量小和沉降量均勻。
二、基礎設計原理;(熟悉)
(一)基礎底面積大小的確定
取決于地基承載力。
(二)基礎斷面形式----取決于基礎所用材料的性能。
1.剛性基礎
⑴定義----磚、石、混凝土等剛性材料組成的基礎。
⑵特點----抗壓大,抗拉、彎、剪差。基礎難免受拉、彎、剪力。
⑶剛性角----ctgα=;h/d;=;高度/寬度;
剛性基礎必須滿足剛性角的限制,使基礎具有抵抗能力。磚1.5~2.0;混凝土1.0。
2.柔性基礎----鋼筋混凝土基礎。不受剛性角限制,寬度很大,可以淺埋。;
(三)基礎埋深的確定
1.基礎埋深定義----由室外設計地面到基礎底面的垂直距離。
最小的埋深0.5m。
四、基礎防潮、防水 (了解)
(一)基礎防潮
防潮層的位置:在首層室內混凝土地面厚度范圍內。高了,低了都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