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1-12-31 共4頁
而今年7月初進行的第二次期貨投資分析考試成績顯示,僅有1751人過關,其合格率較首次考試的21.88%下降了3.34%。據了解,在參加二次考試的9446名考生中,不少來自5月29日已參加了首次期貨投資分析考試但落榜的期貨業人士。
有觀察者指出,從課本及考試中可以看出,期貨投資咨詢的工作范圍和業務內容已經完全覆蓋甚至替代了原來傳統的所謂研發,也比原有的研發要求更高更專更深,使真正的研發力量轉化為生產力的要求更加清晰明了,目前許多期貨公司在研發方面雖然也有不少進步,但距離客戶的真正需求還有很遠的路要走。
年內三新品上市交易
大合約制約活躍度
新品不常有,今年特別多。2011年,期貨市場品種進一步豐富。對于期貨市場來說,真正上市一個新的品種是很不容易的,但今年國內三大商品交易所卻一下子上市了鉛、焦炭、甲醇三個新品種,可謂迎來一輪新品上市潮。
上海期貨交易所、大連商品交易所、鄭州商品交易所分別于今年3月24日、4月15日、10月28日上市了鉛期貨、焦炭期貨、甲醇期貨,3個新上市的品種對合約的設計都是以“大合約”的形式呈現。
鉛、焦炭、甲醇期貨的上市不僅為套保企業提供了保持長期穩定經營的優良工具,而且為投機者提供了對沖獲利的機會,同時為我國獲得相關產業的定價權打開了通途。
不過,新上市的品種均實施了大合約制度,從實踐來看,鉛和焦炭沒有出現上市爆炒,但其流動性也不容樂觀。目前,鉛、焦炭、甲醇這三個“大合約”品種交易相對比較低迷,交易清淡。其中,鉛和焦炭期貨的總成交量不足萬手,流動性不足已影響到了企業參與的積極性。
有業內人士表示,2012年或還將有期貨新品種獲批上市,比如目前各界都比較期待的生豬期貨、白銀期貨,還有原油期貨等。
不光是商品期貨,金融期貨也有望迎來新的品種。近日,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總經理朱玉辰在第七屆中國國際期貨大會上表示,中金所在做好滬深300(2341.335,0.00,0.00%)指數期貨的基礎上,多打造幾個品種。中金所將本著像滬深300指數的模式,產品線將在條件成熟下逐步鋪展開來。
他透露,目前中金所也在做一些規劃和準備,在指數方面研究第二個指數中證500指數,將來還要配套一個創業板指數,爭取這些指數能夠覆蓋到全市場,同時還有其他不同風格的指數,共同形成一個指數家族。他認為利率期貨也是一個方向,可作為利率期貨標的的國債是很有價值的品種,中國國債余額有6.3萬億元,是很大的現貨市場,發展國債期貨有利于助推國債在二級市場的活躍。此外,還有外匯期貨,包括人民幣對外幣的期貨等。
分類監管結果首次公布
行業格局釀變
今年8月15日,中國期貨業協會公布了2011年期貨公司分類結果。據了解,這是期貨公司分類監管制度實施三年以來首次對外公布結果。
分類評價結果顯示,在參與分類評價的163家期貨公司中,A類20家,占比12.3%,其中其中AA級3家,分別為中國國際期貨、浙江永安期貨、中糧期貨。
據了解,獲得A類評級標志著期貨公司風險管理能力、市場競爭力、培育和發展機構投資者的狀況、持續合規的綜合狀況評價在行業內最高,能夠控制業務風險。
此外,華泰長城期貨、廣發期貨、南華期貨、海通期貨、銀河期貨、浙商期貨、江蘇弘業期貨、浙江中大期貨、新湖期貨、國泰君安期貨、上海中期期貨、申銀萬國期貨等17家公司獲得A級。光大期貨、格林期貨等39家公司獲得B類,占比23.9%,其中BBB級14家,BB級15家,B級10家。C類79家,占比48.5%,其中CCC級21家,CC級39家,C級19家;D類25家,占比15.3%。
期貨公司分類評價自實施以來,一直未向市場公開。據了解,證監會在廣泛深入征求市場各方意見的基礎上,對2009年頒布的《期貨公司分類監管規定(試行)》進行了全面修訂,增加了評價指標,使得分類評價更加客觀公正地反映期貨公司情況。修訂后,刪除了“期貨公司不得對外公布分類結果”的內容。同時,監管部門決定從2011年起嘗試在每年分類評價工作結束后向社會公開期貨公司分類評價結果。
有人士表示,向社會公布分類評價結果有利于形成期貨公司公開透明的發展環境,保障客戶對期貨公司的知情權,發揮市場監督作用,也有助于促進期貨公司通過提高合規能力和市場競爭力獲得更高的評級。
另一方面,公開分類評價結果會不會對評級靠后的公司產生過多負面影響呢?有期貨公司高管認為,客戶選擇期貨公司主要看其市場服務能力,而現行的分類評價制度以考核期貨公司的合規水平為主,合規與市場服務能力不能直接畫等號,而且期貨公司各有不同的產業、研發特色,投資者在選擇期貨公司時不會簡單依據評級。
據了解,多年來在商品期貨市場上的沉淀,使得優秀傳統期貨公司在風險控制上具有獨特的優勢,傳統期貨公司其實具備的是“長跑”能力,由于深度的專業性,因此即便是特殊法人機構對傳統期貨公司也有潛在的需求。而新的券商系期貨公司更擅長于營銷突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