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被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在執行期間,應當遵守的規定是()。
A.遵守法律和行政法規,服從監督
B.未經執行機關批準,不得行使言論、出版、結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權利
C.按照執行機關規定報告自己的活動情況
D.遵守執行機關關于會客的規定
E.無執行機關批準不得離開住處
正確答案:ABCD解題思路:這道題考查管制執行期間應遵守的規定。被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在執行期間,應當遵守法律和行政法規,服從監督;未經執行機關批準,不得行使言論、出版、結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權利;按照執行機關規定報告自己的活動情況;遵守執行機關關于會客的規定;離開所居住的市、縣或者遷居,應當報執行機關批準。所以,A、B、C、D是正確的,E是錯誤的。離開住所,不需經過批準;離開所居住的市、縣或者遷居,應當報執行機關批準。
12.根據我國刑法規定,死刑不適用于()。
A.審判的時候懷孕的婦女
B.犯罪的時候懷孕的婦女
C.犯罪的時候雖滿18周歲但不滿20周歲的人
D.犯罪的時候醉酒的人
E.犯罪的時候不滿18周歲的人
正確答案:AE解題思路:這道題考查排除死刑適用的情形。死刑只適用于罪行極其嚴重的犯罪分子。犯罪的時候不滿18周歲的人和審判的時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死刑。故選A、E
13.根據《刑法》的規定,可以構成累犯的是()。
A.甲犯盜竊罪被判有期徒刑,刑罰執行完畢后第4年又犯強奸罪
B.乙犯間諜罪被判有期徒刑,刑罰執行完畢后第8年又犯分裂國家罪
C.丙犯失火罪被判有期徒刑,刑罰執行完畢后第3年又犯故意殺人罪
D.丁犯故意傷害罪被判有期徒刑10年,執行6年后獲得假釋,自假釋開始的第7年又犯詐騙罪
E.戊犯偷稅罪被判有期徒刑,刑罰執行完畢后第6年又犯逃避追繳欠稅罪
正確答案:ABD解題思路:一般累犯的成立條件:(1)前罪和后罪都必須是故意犯罪;(2)前罪被判處的刑罰和后罪應當判處的刑罰都必須是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罰;(3)后罪必須發生在前罪刑罰執行完畢或者赦免以后的5年之內。
特別累犯的成立條件:一是前罪和后罪都必須是危害國家安全的犯罪。二是后罪必須發生在前罪刑罰執行完畢或者赦免以后。
本題中,甲犯盜竊罪被判有期徒刑,刑罰執行完畢后第4年又犯強奸罪,是一般累犯。乙符合特別累犯的成立條件,是特別累犯。丙犯失火罪被判有期徒刑,刑罰執行完畢后第3年又犯故意殺人罪,丙不是累犯,原因是前罪是過失犯罪。丁犯故意傷害罪被判有期徒刑10年,執行6年后獲得假釋,自假釋開始的第7年又犯詐騙罪。丁是累犯,因為假釋考驗期限為沒有執行完畢的刑期,考驗期限屆滿才算刑罰執行完畢,7年中有4年是假釋考驗期限,也就是說丁在刑罰執行完畢的第3年又犯詐騙罪。所以丁是累犯。戊犯偷稅罪被判有期徒刑,刑罰執行完畢后第6年又犯逃避追繳欠稅罪,不是累犯,原因是后罪的發生已經在前罪刑罰執行完畢的第6年,過了5年的期限。
14.犯罪分子自動投案是成立自首必要的條件之一。下列行為,應當視為自動投案的有()。
A.公安機關通知犯罪嫌疑人的親友,親友將犯罪嫌疑人送去投案的
B.經查實確已準備去投案,被公安機關捕獲的
C.并非是出于犯罪嫌疑人主動,而是經親友規勸,陪同投案的
D.犯罪嫌疑人自動投案又逃跑的
E.罪行未被公安機關發覺,僅因形跡可疑被有關組織和司法機關盤問、教育后主動交待自己罪行的
正確答案:ABCE解題思路:這道題考查應當視為自動投案的情形。根據規定,下列情形應當視為自動投案:犯罪嫌疑人向其所在單位、城鄉基層組織或者其他有關負責人員投案的;犯罪嫌疑人因病、傷或者為了減輕犯罪后果,委托他人先代為投案,或者先以信電投案的;罪行未被司法機關發覺,僅因形跡可疑被有關組織或者司法機關盤問、教育后,主動交代自己的罪行的;犯罪后逃跑,在被通緝、追捕過程中,主動投案的;經查實確已準備去投案,或者正在投案途中,被公安機關捕獲的;并非出于犯罪嫌疑人主動,而是經親友規勸、陪同投案的;公安機關通知犯罪嫌疑人的親友,或者親友主動報案后,將犯罪嫌疑人送去投案的。但犯罪嫌疑人自動投案后又逃跑的,不能認定為自首。本題中,A、B、C、E四種情形應當視為主動投案。D項的情形不能認定為自首。
15.下列關于緩刑的說法,哪些是錯誤的?()
A.對累犯以及實施殺人等暴力性犯罪的人,不得宣告緩刑
B.拘役的緩刑考驗期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個月
C.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內,遵守有關緩刑的規定,只要沒有再犯新罪的,緩刑考驗期滿,原判刑罰就不再執行
D.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內犯新罪的,應當撤銷緩刑,將前罪和后罪所判處的刑罰,依照先減后并的方法決定應當執行的刑罰
E.對累犯,不適用緩刑
正確答案:ABC解題思路:這道題考查緩刑的有關規定。
緩刑的適用條件:(1)緩刑適用于被判處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對所犯何罪無具體規定)。(2)根據犯罪分子的犯罪情節和悔罪表現,適用緩刑確實不致再危害社會。(3)犯罪分子不得為累犯。所以,A是錯誤的、E是正確的。
緩刑考驗期限:拘役的緩刑考驗期限為原判刑期以上1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2個月;有期徒刑的緩刑考驗期限為原判刑期以上5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1年。因此,B是錯誤的。
對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犯新罪或者發現判決宣告以前還有其他罪沒有判決的,應當撤銷緩刑,對新犯的罪或者新發現的罪作出判決,把前罪和后罪所判處的刑罰,依照刑法第69條的規定,決定執行的刑罰。所以,C是錯誤的、D是正確的。
16.下列關于假釋的說法,哪些是錯誤的?()
A.對于因殺人、綁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釋;當他們被減刑后,如果剩余刑期低于十年有期徒刑,則可以假釋
B.被假釋的犯罪分子,在假釋考驗期內犯新罪的,應當撤銷假釋,按照先并后減的方法實行數罪并罰
C.被假釋的犯罪分子,在假釋考驗期內,遵守了各種相關規定,沒有再犯新罪,也沒有發現以前還有其他罪沒有判決的,假釋考驗期滿,剩余刑罰就不再執行
D.被判處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執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如果符合假釋條件的,可以假釋;如果有特殊情況,經高級人民法院核準,可以不受上述執行刑期的限制
E.對死緩減為無期徒刑或者有期徒刑后,實際執行刑期十二年以上,符合條件的犯罪分子,可以假釋
正確答案:ABD解題思路:這道題考查假釋的適用條件及有關規定。
假釋的適用條件:(1)對象條件。假釋只適用于被判處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對死緩減為無期徒刑或者有期徒刑后,實際執行刑期十二年以上,符合條件的犯罪分子,可以假釋。對累犯以及因殺人、爆炸、搶劫、強奸、綁架等暴力性犯罪中的一罪被判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釋。所以,A項是錯誤的。
(2)執行刑期條件。假釋只適用于已執行一部分刑罰的犯罪分子。被判處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必須執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起始時間從判決執行之日起計算,判決執行以前先行羈押的,羈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被判處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實際執行10年以上,才能假釋。
根據《刑法》第86條的規定,被假釋的犯罪分子,在假釋考驗期內犯新罪的,應當撤銷假釋,按照先減后并的方法實行數罪并罰,所以,B項是錯誤的。被假釋的犯罪分子,在假釋考驗期內,遵守了各種相關規定,沒有再犯新罪,也沒有發現以前還有其他罪沒有判決的,假釋考驗期滿,剩余刑罰就不再執行。如果再犯新罪和有漏罪未判的,應當撤銷假釋,按照《刑法》第69條的規定數罪并罰;如果違反相關規定尚未構成犯罪,撤銷假釋,執行沒有執行完畢的刑期。所以,C項是正確的。只有A、B、D三項是錯誤的。
17.根據我國刑法規定,緩刑的適用條件是()。
A.犯罪分子被判處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罰
B.主觀惡性不大,認罪態度較好
C.不是累犯
D.有投案自首情節
E.根據犯罪情節和悔罪表現認為適用緩刑確實不致再危害社會
正確答案:ACE解題思路:這道題考查緩刑的適用條件。我國《刑法》規定的緩刑適用條件是:(1)只適用于被判處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這是適用緩刑的前提條件;(2)根據犯罪分子的犯罪情節和悔罪表現,認為適用緩刑確實不致再危害社會。這是適用緩刑的實質條件;(3)犯罪分子必須不是累犯。這是適用緩刑的限制條件(見《刑法》第72條的規定)。故選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