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八月末,我打開人事考試中心的網頁,然后停頓了一下,告誡自己無論什么結果都要接受,如果考試通過,就為自己慶祝;沒有通過呢,明年繼續努力。
查詢結果顯示:法律110分,實務68分。真是幸運了,第二年就通過了。
回想起自己兩年考注稅的過程,視野注稅版面真是給了自己很幫助,寫這篇文章也算是一點兒小小的回報,盡自己一點力量,希望對后來的考生能有所幫助。伴你同行
一、課程學習
問:你為什么第一次報名,報了稅一、稅二和會計?
答:自知不屬于聰明人,五門肯定一次通過不了,三年通過注稅就行。心想第一年多報一門,第二年少考一門,萬一哪門沒通過,留在第三年考。但報第一年報哪三門,順序沒有選好。只因為同事就買了這三本書,就報了這三門。后來才知道這是最差組合。
鬼使神差,在2007年注稅報名倒數第二天,我交了報名表,報考了稅一、稅二和會計三門課程。
我屬于笨鳥系列,而且也抽不出時間在考前拿出幾個月突擊,因此,很想提前學習,但適逢冬季、春季均是企業的繁忙時刻,只好推遲到07年四月初開始學習稅一稅二,因為06年注會剛過會計科目,我在會計科目上花的時間最少,僅是臨考前二十天把書過了一遍。
稅一稅二的課件很多,也很長,全部聽完根本不可能,因為我們沒有那么多時間。我選擇聽其中一部分的課。
第一遍,我先看稅一稅二的書,找出自己的難點,第二遍將自己難點結合老師的重點選擇課件聽課,約只聽了全部課件的一半兒,輔以做習題。
進入六月份做歷年考題05、06兩年,各科又選做了兩套模擬題(其余是沒時間做),就上了考場。
考會計時,自以為已通過注會的會計,這個自然不在話下,誰知,做題節奏控制的極差,計算量超出我的意料,最后一道題我壓根都沒有時間看一眼。
第二天,接受會計科目考試的教訓,稅一稅二考試時不敢怠慢,做題速度拼命往前趕。
2007年8月,查分發現稅一114分,稅二110分,會計84分,報三過三,都通過了。
幸運是暫時的,自己警告自己任何時候不能抱僥幸心理。
剩下的法律和稅代兩門,借鑒視野網友的文章,都說這兩門難度較,因此極為重視。相關法律分為三部分:行政法、經濟法和刑法。經濟法相對在企業工作的人而言,比較簡單,行政法枯燥,刑法有點兒趣味。于是先借來刑法的原法律條文,看了一遍。
行政法的原法律條文,比較多而亂。還是買了07年的法律課本,看行政法,就一個字“暈”。讓人感到困難的是,行政法中新名詞特別多,有時一頁中有待解釋的新名詞達到十多個,且名詞概念環環相套,當前章節要用后幾章節的資料解釋。
自己看書,由于存在很困難,速度慢得象蝸牛,一天竟然只看四頁。自己的注釋每頁都有一長段。
到了08年四月底,刑法、經濟法已看完一遍,行政法只看了三分之二(真是很緊迫)。于是相關法律聽課變得格外重要。從五月初起,我充分利用午休時間,吃完飯,找個沒人的走廊,帶著MP3,一邊聽老師講課,一邊在走廊踱來踱去。真是一舉兩得,一是聽了課,二是減了肥。有時有保安路過,也許出于職業警惕,總是走到我身邊,看看我在干嗎,然后才離開。
稅代復習,我沒有花太多力氣,花了一個月時間看書,主要把稅一稅二08年更新的內容看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