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4-02-26 共1頁
參加注稅考試,純屬偶然。那是2009年初,我還困在注會考試的賊船上下不來,有個同事正在考注稅,極力要我也報考,盛情難卻之下,我報考了財務與會計,因為我的注會正是考這兩科。
當時我還是比較關注注會,注稅反正是可有可無的。但同事給我提供了網校的課件,我還是完整的聽了高老師的三個階段的講授、做了一些習題。至今還記得風趣的“高氏煎蛋法”和令人耳目一新的“所得稅”順口溜。
我要說的是,考試出來后,自我感覺是過了。而兩個月后的注會考試,考完后卻是一點把握都沒有。這就是我當年的真實感受。
2010年初,我一直徘徊在注會和注稅這二選一之中,直到三月底,注會的財務管理成績核查通過了,這才從郁悶糾結中解脫出來,開始專心學習法律的課程。同事推薦了李素貞老師。李老師的課講得非常好,但我還是要感謝另外一個老師——王燕,王老師的課非常受用。她的注會和注稅課件,都是令我受益匪淺的!
2011年,最后一年,三稅。葉青老師是我最尊敬的稅法老師,奚老師,又對稅代補充了大量的會計知識。因此,聽課件之余,看了稅一稅二的書,稅代卻只把講義當書看了,因為我這時已經在會計師事務所上班了,上半年正是忙碌的季節,時間明顯覺得不夠了,但我還是匆匆把習題班的題、近三年的考題,還有網校的模擬題做了一下。感覺錯了很多,也只能赤膊上陣了。
在考場的警戒線外,我對一個考友說,像我們這種年紀的考生應該沒有了(我是1965年出生的,他還早我一年)。他環視一下,笑著說還有幾個。
考完稅一稅二,還算淡定??级惔臅r候,做到綜合題時還有一小時,但看完題目,整個人是蒙了,無從下手的感覺,因為之前不把房地產的知識當回事,只能憑著會計知識的感覺瞎寫一通,還做不完一半。
今年福建的成績出得早,忐忑之中,看到稅代61分,險勝了。運氣好!后來運氣再次到來了,被網校抽中了注稅獎學金三等獎。
瞎寫一通,覺得沒有說到心得,只能再拼湊幾句實話:從注會到注稅,我都是把讀書考試當玩看待,過就過,不過也覺得正常。不讓自己太在意、太累。笑看七分考試三分運氣。
但愿不會浪費瀏覽者太多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