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一次通過注稅五科的學習心得

發布時間:2014-02-26 共1頁

  我于2003年第一次參加注稅考試,全科通過,各科成績比較均衡,沒有踩線而過的驚險,現把我的學習心得簡單總結貼出來,以期拋磚引玉,促進廣考友的學習和考試。

  一、關于學習時間

  在2003年2月底拿到教材,3月中旬投入學習,初期學習效果很好,改變我以往學習慢熱的毛病。5月份因非典宣布延期考試,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果幅下降,后又陸續參加單位的一些考試,學習斷斷續續。從8月份至考試前,學習效果較理想。總的學習時間:月份約為5個月,每天學習2至5小時(一般都是3個小時),考試前五天幾乎不學習,只偶爾翻一下以前做錯的練習題。我覺得勞逸結合是提高學習效率的一種顯著方法,因為我的工作比較輕松,我把學習時間安排在周一至周四,而每周星期五晚至星期天一般是不學習的,因為如果學習過于緊張,除了效率太低外,也會出現因周末努力而使周一至周四提不起勁學習的現象。每天晚上7點至10點最容易-全國最教育類網站(www.Examda。com)集中精神,我一般在11點半左右睡覺,不打疲勞戰。我認為每周學習盡量不超過五天,每天學習不超過5小時,否則學習效果是難以得到保證的,而且身心也無法承受。在各科的時間分配中,我用在代理、稅法二的時間最多,財會、稅法一的時間最少,尤其財會,考前我簡直輕視它,但考后財會卻是我唯一覺得有點懸的科目。

  二、關于教材與輔導資料的學習

  盡管注稅的教材并不很理想,但我始終認為任何輔導資料都比不上指定教材,因為它畢竟是集合國內一批頂尖專家編寫而成,任何輔導資料均無此能力,而且它更是考試唯一指定用書,是考試的直接依據。我是把部分時間花在教材上,每科教材我都看了五遍。第一遍是一字不漏地全面學習,全面了解教材的知識結構,找出難點、重點,難以理解和記憶的要注明標記;第二遍學習也是一字不漏,全面地理解和記憶,掃除所有難點,杜絕盲點,逐個記憶知識點,然后做題檢查效果,尋找理解的偏頗和記憶的盲點;第三遍是精讀,突出重點,拾遺補缺,解決之前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注意各章節甚至跨科目的聯系,例如法律中的日期、地點、處罰等相關知識要比較記憶,代理實務與稅法要融為一體,各稅種之間本文網也要比較異同,等等。第四遍提煉式跳躍學習,其間也同時做題,已掌握的可以蜻蜓點水,仍存疑惑的則慢咽細嚼,做到合上書本后,閉目沉思也能很清晰地感覺出各科、各章的知識網絡。第五遍則是考前的瀏覽,速度應快,目的是進行最后一次拾遺和增強考試的信心,對各科知識進行最后一次全局性的把握。

  適當的練習是掌握知識和通過考試的必由之路,但也不可搞題海戰術,我是每科做六套摸擬題和上一年試題的。有些考友是按老師的教案或所謂的重點、難點、考點進行學習,我不敢茍同,因為各人的重點難點是不同的,我已掌握的不再是重點,未掌握的當然是重點,而且這些都是動態變化的,考點也是動態的。當前市場上的注稅輔導資料并不多,我覺得所有關于知識歸納、總結類的資料,不看也罷,因為這些你都可以從教材上總結和標記,且更全面、更適合你個人的知識結構情況。我做模擬題時是完全“模擬”進行的,嚴格在考試時間內完成,對不太明確的題和腦海突現出的聯想也作標記,核對時要注意錯誤的原因,把錯誤和有含糊的題目劃上標記,考前再重做一遍。我常常是核對答案的時間比做題要多得多,除了弄通弄透錯誤外,我也對一些題目展開聯想。

  三、關于五個科目的考試

  考前我最擔心的是代理實務,考后則擔心財會,所以托人把財會降分的理由信直接送到稅務總局注稅中心,還花100元委托某網站把降分要求信每天以不同名義向注稅中心發100封郵件,連續一個月,但降分與否并不影響我的全科合格。

  代理實務其實就是稅法一、二和會計的知識集合,但掌握了這三科并不簡單等于就能通過代理實務,因為其知識結構、要求重點和考試方向是有異的。同時,實務仍使用分行業會計制度,處理原則也沒有遵循近幾年出臺的各會計準則,而會計則是按照新企業會計制度與新準則編寫的,實務與稅法在某些問題的處理也不同,如所得稅中的三項費用的扣除和業務招待費、廣告費的計提基數等。今年實務似乎降低了難度,但實務性更強,簡答題也不再是往年記憶型的論述題(考前我背誦了約30多條簡答題派不上用場),綜合題則獨沽一昧,分值似乎過于集中于某一方面的知識,而且只求結果不要過程(這豈非與選擇題無異)。財務會計的難度和計算量是空前的,也是不合理和不科學的,如重-全國最教育類網站(www.Examda。com)復出現多次加速折舊的計算,單選題的計算很多是需要五六個步驟但分值只有一分,教材中一筆帶過的內容也出題如投資差額按實際利率調整,等等。法律綜合題的綜合性更強,有些答案我至今仍覺得模棱兩可,法律的單選和多選主要考查記憶,而綜合題則主要考查理解。但法律基本上是獨于其他四科的,沒時間學習的考友可把它放在最后一科通過。稅法一、二其實是注稅師最基本的必備素質,它出題的難度一直是最低的,每年的及格率均遠超其他各科,這兩科是第一次報考的當然首選。

  四、關于復讀記憶術

  我買了復讀機和MP3,但我堅持不了,原因有四:一是錄音太辛苦了,要注意語音和語速甚至語調,口干舌燥,似乎是為錄音而錄音,并不是為了理解和記憶。二是我們這些一千百兒的設備實在不敢恭維,噪聲太多,聽起來不舒服,何來效率?三是我學習時喜歡聯想比較,看著看著,想到一些關聯問題就會東尋西覓,錄音帶則是死板的,經不起我折騰。四是我學習有時是跳躍式的,時間分配與個人掌握程度相結合,而且個人的重點和難點也是動態變化的,錄音復讀也不能滿足我這些要求。但我并不否認復讀記憶術的科學性,只是提醒家要注意個體差異。

  六、關于執業、職稱考試

  我以前一直對執業、職稱考試不熱衷,事實上也沒有時間應付,甚至認為過多地花費時間參加考試是一種浪費,會影響事業的,因為工作占用我的時間實在太多了,根本擠不出時間來學習。當我爬上年產值超幾億元的高科技企業的財務經理時,才發覺手下人部分都擁有會計師職稱,有1人全科通過注會、2人通過注稅和注評,但我并沒有自卑(私底下有點酸溜溜是免不了的),因為我相信市場需要的是能力——綜合能力,是實績,考試并不是能力的全部,只是提升能力的一種程序和表面證明。但客觀上,考證已成為會計就業的必經之路,證書已成為衡量一位會計從業人員操作水平和報酬的最重要依據。近兩年,我改行后(不再從事會計和財務管理),工作環境變,空閑時間突采集者退散然多了起來,反正閑著也就閑著,就考起試來,02年高分通過中級,03年全科通過注稅。其實,考試對我的需要性和迫切性并不明顯,我對考試的敏感度、安排考試的科學性和學習技巧已經滯后了,譬如,不懂得把注會、注稅、中級等考試科目搭配學習而取事半功倍之效,未能充分利用網絡教育的優點,學習方法守舊,等等。

  七、貼后語本心得

  貼后語本心得是與一考友聊后整理而成,純屬井蛙之見。一朋友閱后,言:讀死書,非死讀書矣!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