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4-02-26 共8頁
稅法(一)
總的原則是:全面研讀大綱和教材,把握教材之精髓;講究學習方法,善于總結規律,掌握關鍵點,理解和做題相結合。
具體方法: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進行全面、系統的學習。
第一階段:泛讀。大概了解一下教材的脈絡和各章的主要內容,判斷自己對該課程的理解程度,決定還需要花多長時間來進一步學習,為進一步學習做好思想和時間上的準備。
第二階段:精讀。按照章節學習,重點掌握每章的具體內容,特別注意基礎知識的掌握;然后趁熱打鐵及時做各章的習題,用理論聯系實際來加強對教材的理解;對尚未弄懂的問題一個也不放過,特別是對于復習的重點,要狠下功夫,重點對待。
第三階段:鞏固練習。在前面一階段學習的基礎上,對于整本書的內容應該做到融會貫通,多做一些針對性較強的綜合練習題,通過練習做到舉一反三,學會從不同的角度進一步掌握所學的東西,這對于集中精力,應付考試是一種極好的學習方式。
第四階段:總復習階段。模擬演練、測試自己。此階段應著重針對應試做一些訓練,“實戰學習”是很重要的。獨立地進行模擬習題演練,是考核自己對知識掌握程度的必要手段,是查漏補缺的有效途徑。通過采用全真模擬方式反復進行練習,可以知道自己在哪一方面學得還不夠,以便更好地調整復習時間和內容。
除此以外,應注意四點:
對新增內容給予重視。教材中出現的新內容,某種程度上也就等于增加了新考點。一般來說,新增內容或多或少必然會出現在當年試題中,但出現的概率和所占分數取決于新增內容的重要程度。應將新增內容放在整本書中看其重要程度和要求注冊稅務師掌握的急切程度。重要的、急需掌握的,必考;次要的或需逐步掌握的,可能暫時不考。
根據時間安排和知識掌握程度,適當地調整學習方法。對于自己實在無法理解而難度太大的東西不如干脆放棄,只要這種放棄不影響全局取勝、不影響對于后面的內容和其他考試科目的進一步學習就行。“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把剩下的有限時間放在對其他知識點的掌握上,做到“堤內損失堤外補”也是一種策略。
注意新舊政策的變化,避免時間上不必要的浪費。如:煙、酒消費稅、銷售舊貨的增值稅、出口貨物免抵退、外購免稅農產品的抵扣率等政策。
注意聯系實際,增強記憶效果。參加注冊稅務師考試的考生,有很多是在稅務機關工作的人員,在工作中,應把教材中的知識靈活應用,達到加強記憶的效果,在答題時,有些實際問題與課本所提的不一致,要注意應以教材為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