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理分配答題時間,必要時,要敢于放棄
《稅務代理實務》試時間為150分鐘,由于70%分值的題需要筆答,幾乎所有的生都覺得時間比較緊張,因此一定要很好地分配答題時間。
1.單項選擇題10道題,每小題10分,每題答題時間不能超過0.5分鐘,10道題約用5分鐘。
做單項選擇題,一定要確保準確、快速,基本上要做到看一遍就能夠選上。個別涉及計算的題目如果需要計算的步驟較多,直接跳過。待答完全部題目后,有時間再回來答。為了1分的題目耗費量時間會
把會計從業站點加入收藏夾得不償失。
2.多項選擇題10道題,每小題2分,每題答題時間不得超過1分鐘,10道題約用10分鐘。
做多項選擇題,筆者的建議是:拿得準的選,拿不準的絕對不要選,寧可少選一個,絕對不錯選一個,因為選得不全但選項正確,每個選項可以得0.5分。但如果選錯一個,本小題就得零分。每年因為差0.5分不及格者有人在。
3.簡答題一般為4道題,每小題6分,每題答題時間不得超過6分鐘,約用25分鐘。
從歷屆答題情況來看,許多生在簡答題
把會計從業站點加入收藏夾上耗用時間較多,簡答題變成了論述題,總怕答不全而丟分。其實簡答題只要給出要點和計算過程即可,不必展開細致的論述。特別是近幾年的簡答題的主要是小計算題,有時會涉及納稅籌劃業務,這種試的方法比較靈活,也不需要死記硬背,但答題時仍應注意分項、分步驟。
4.綜合分析題3道題,總計46分,每小題答題時
把會計從業站點加入收藏夾間要控制在30分鐘內,3道題約用100分鐘。
按歷年試得分來分析,能得30分以上,通過這一科的概率就很。也就是說,家不要對這三個題有過高的期待性。有時間,做一下最近幾年的綜合題,并對照參答案,發現自己答題方面存在哪些問題,對于家把握相關的答題要點是有很幫助的。
綜上所述,生盡可能在60分鐘內完成前3道題,用90分鐘的時間做剩余的3道綜合分析題。剩余10分鐘檢查試卷,還要特別注意兩點:
第一點:生信息一定要填
把會計從業站點加入收藏夾正確;
第二點:答完題后要認真檢查有無漏答現象。對于漏答的單項選擇題,時間再緊,也要蒙一個接近的選項,至少有25%的得分概率。漏答的多選題也至少選上一個,但一定不要亂蒙。
(二)答題時要講究步驟
即使某一個步驟計算有誤,最后的計算結果不夠準確,但計算正確的部分可以獲得步驟分值。如果用綜合列式計算,只要其中的一個數據錯誤,如銷售額應當還原為不含稅價格卻忘記還原,整個題目一分不得。
1.綜合題的類型
第一種題型:給出部分業務及相關的會計處理,這些業務中的會計處理和稅務處理部分是存在問題的,也有沒有問題的。
要求:
(1)根據資料的先后順序,扼要指出存在的納稅問題;
(2)計算企業應補繳的流轉稅、城建稅及教育費附加和個人所得稅(有時換成別的稅種);
(3)做出賬務調整的會計分錄(有些年度不要求)。
舉例:題目要求如下:
1.根據所給資料,對某市光華化裝品廠2008年度生產、經營情況所涉及到的增值稅、消費稅、企業所得稅進行檢查(不慮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等因素)。
2.指出影響納稅存在的問題,寫出主要計算過程,并按跨年度檢查作出相關的調賬會計分錄。
3.計算2008年度應補或退多少增值稅、消費稅和企業所得稅。
有關情況:光華化裝品廠有兩個生產車間,第一車間生產A化裝品,A化裝品每箱成本2200元,不含稅市場售價4000元,第二車間生產B化裝品,B化裝品每箱成本2400元,不含稅
把會計從業站點加入收藏夾市場售價4500元。企業適用增值稅稅率17%,消費稅稅率30%,成本利潤率10%,企業所得稅稅率25%。
6月20#憑證,購進已稅化裝品生產A產品,附件為增值稅專用發票一份,材料入庫單1份,產品出庫單1份(出庫數量8箱),銀行轉賬支票1份,運費發票1份。
借:原材料37000
應交稅費——增值稅(進項)6120
貸:庫存商品——B產品42120(8×4500×1.17)
銀行存款1000
答:存在問題:以物易物應當計算繳納增值稅和消費稅及企業所得稅,該企業漏繳增值稅、消費稅和企業所得稅。此外,由于企業按含稅售價沖減產成品—B產品的成本,導致庫存產品的成本不真實,必須予以賬務調整。
(1)應補增值稅=42120÷1.17×17%=6120(元)
(2)應補消費稅=42120÷1.17×30%=10800(元)
(3)應補所得稅=(42120-6120-10800-8×2400)×25%=1500(元)
沖銷原錯誤的會計分錄,正確分錄如下:
借:原材料42120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36000
應交稅費——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36000×17%=6120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2400×8=19200
貸:庫存商品19200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10800
貸:應交稅費——應交消費稅10800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1500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1500
簡化調賬:
借:庫存商品42120-8×2400=22920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6120
應交稅費——應交消費稅10800
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1500
以前年度損益調整42120/1.17-8×2400=4500
第二種題型:給出一些業務。
要求:
(1)根據資料的先后順序作出相關的帳務處理。
(2)計算
把會計從業站點加入收藏夾當期應納的各流轉稅及所得稅,并作相關計提、繳納稅金的帳務處理。
(3)填制納稅申報表。
舉例:題目要求如下:
(1)根據資料,編制2月份發生的經濟業務的會計分錄。
(2)計算華立公司2月份應繳納的增值稅(“應交稅費”科目要求寫出明細科目;答案中的金額單位用萬元表示)
2009年2月3日,與C公司簽訂預收貨款銷售合同,銷售商品一批,不含稅銷售價格為100萬元。合同約定,C公司應當于2月3日支付預付款30萬元,華立公司必須于2月3日全額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給C公司。華立公司開具了發票,并將預收款存入銀行。該批商品的成本70萬元。
答:根據增值稅條例第十九條規定,先開具發票的,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開具發票的當天。
因此,應當繳納增值稅銷項稅額=100*17%=17(萬元)。
借:銀行存款30
貸:預收賬款13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17
第三種題型:給出一部分業務及納稅人的稅務處理,一般是增值稅、營業稅或企業所得稅,要求:
(1)根據資料,簡述相關稅收政策規定。
(2)計算當年應補繳的各項稅額。
舉例:題目要求如下:
審查“銷售費用”明細賬,5月2日,45#憑證,預提本年度銷售B產品的保修費用21萬元。合同約定的保修期限為3年。
答:企業所得稅法第8條規定,企業實際發生的與取得收入有關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費用、稅金、損失和其他支出,準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企業按會計制度預提的保修費用不符合實際發生的原則,不得稅前扣除,應當納稅調增21萬元。
2.綜合題要講究答題步驟:
(1)按給出業務的序號答題,步驟上比較清晰,便于答題結束后自行檢查,也便于老師閱卷。
(2)如果涉及增值稅
第一步:計算銷項稅額合計(分步計算后計算出合計數)
第二步:計算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
第三步:計算進項稅額合計=當期全部進項稅額-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分步計算后計算出合計數)
第四步:應納稅額=銷項稅額合計-進項稅額合計
(3)如果涉及所得稅:
第一步:計算會計利潤,此時,不需要慮納稅調整問題,按會計制度計算即可。
第二步:分項計算納稅調整增加額,如業務招待費、廣告宣傳費、公益性捐贈、職工福利費、工會經費、教育經費、利息支出、罰金、罰款、稅收滯納金、不征稅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費用、超過規定標準提取的折舊費、各項準備金等;視同銷售收入、權益法下確認的被投資企業虧損、接受捐贈會計上沒有計入收入的捐贈額、會計上沒有計入利潤而應當繳納企業所得稅的政府補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