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制造業PMI全面走升預示中國經濟穩中趨升態勢

發布時間:2014-02-26 共1頁

  內容摘要: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3月1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1.0%,較上月回升0.5個百分點,連續第三個月回升,并創下五個月新高,顯示當前市場需求有所擴張,生產經營活動趨于活躍,制造業經濟整體呈現“穩中趨升”態勢。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3月1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1.0%,較上月回升0.5個百分點,連續第三個月回升,并創下五個月新高,顯示當前市場需求有所擴張,生產經營活動趨于活躍,制造業經濟整體呈現“穩中趨升”態勢。

  經濟運行處于“穩中趨升”態勢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蔡進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PMI指數連續三個月回升,說明中國經濟運行處于“穩中趨升”態勢。從去年的“穩中趨緩”,到“緩中趨穩”,再到今年的“穩中趨升”,一系列變化反映出我國生產經營趨于活躍。

  但蔡進同時表示:“雖然2月PMI指數較好,但總體經濟運行還是趨穩的態勢,不能說進入一個新的增長階段,對中國經濟的發展仍然持謹慎樂觀的態度。”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分析認為,2月份PMI指數繼續回升,進一步明確了經濟回調趨穩的態勢。從行業指標來看,同上月回升的主要是以農產品為原料的輕工業有所不同,2月對工業增長有主導作用的重工業相關指標明顯回升。

  工業增長相關指標的明顯回升,說明我國經濟結構性變化有所顯現。2月份率先增長的裝備制造業、交通運輸設備、通用機械設備等行業無疑是產業結構調整推動的結果。

  而作為經濟活力表現的另一指標——小企業發展勢頭也趨于好轉。今年以來,小企業PMI指數回升明顯,結束了長達8個月50%以下低位運行局面,在1月份達到52.0%的基礎上,2月進一步上升至55.2%,高于全國平均水平4.2個百分點。

  自去年下半年以來,小企業發展受到高度關注。2011年10月1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專門提出了支持小、微型企業,緩解金融困難和給予幫助的措施。今年,國務院常務會議又一次研究了進一步支持小、微型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提出要站在戰略高度重視小、微型企業的發展,加快解決小、微型企業面臨的突出問題。

  “小企業PMI指數連續站上50%,反映政策利好作用正在顯現,經濟運行的自主增長能力和水平明顯提高。”蔡進認為。但其強調,這一好轉的前提是在外需向好的情況下,才能帶動起來。

  經濟回暖內外需全面好轉

  從當日公布的PMI11個分項指數來看,呈現全面回暖之勢。同上月相比,只有原材料庫存指數下降,其余各指數均不同程度上升。其中,新出口訂單指數、積壓訂單指數、購進價格指數上升幅度較大,超過4個百分點。

  內外需的強勁回暖頗為令人關注。在農業銀行戰略規劃部宏觀分析師付兵濤看來,一方面,春節過后就業增加,務工人員返城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漸上軌道;另一方面,美國經濟趨于好轉,信心消費都有所增強,歐元區經濟雖未改變整體低迷態勢,但在我國出口占比中份額不大,整體看對我國外需影響不大。

  從內需來看,2月新訂單指數繼續小幅回升至51.0%;與此同時,生產指數保持穩定上升勢頭,2月達到53.8%,為去年6月份以來的最高值;原材料庫存指數明顯下降,較上月下降0.9個百分點,回落到48.8%。三個指標的走勢變化反映出當前工業生產增速回升。

  從外需來看,2月新出口訂單指數為51.1%,比上月回升4.2個百分點,自去年8月份以來首次回升到50%以上。新出口訂單指數回升,可能是出口形勢趨于好轉的一個積極信號。

  記者在華交會上采訪發現,今年出口商家表現較去年淡定,不再糾結于人民幣升值等因素對企業造成的困擾。上海虹瑞服裝有限公司董事長梁文勤告訴記者,公司生產有機棉主要銷往歐美市場,歐債危機對其的影響不明顯,預計今年將較為平穩。

  但由于每年春節過后,新出口訂單指數均會出現一定回升,加之該指數整體水平依然較低,后期數據走勢仍需要密切關注。張立群認為,從出口、投資等需求增長情況看,預計未來經濟增長仍將有所回調,但幅度趨于縮小。

  通脹可能重新成為潛在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2月購進價格指數快速回升,需警惕通脹壓力反彈。今年以來,購進價格指數回升勢頭明顯。在1月回升2.9個百分點的基礎上,2月又回升4個百分點,達到54%,回升到去年10月份以來的最高值。

  近期大宗商品價格的普遍上漲是購進價格指數持續走高的主要原因。反映大宗商品平均價格變動的路透CRB指數在2月上漲3.5%,其中原油漲8.6%。由于伊朗等地緣政治因素刺激,紐約和布倫特原油價格在24日均創出9個月來的新高。伊朗的局勢以及希臘的救助取得進展都成為油價上漲的“推手”。

  另一方面,購進價格指數回升也是經濟復蘇的伴生現象和反應。蔡進強調,購進價格指數連續兩個月攀升,有原油價格上漲等輸入性的因素,也有我國經濟增長由緩到穩到升的過程中,需求對價格的推動作用,同時還有結構性的變化。

  在澳新銀行大中華區經濟研究總監劉利剛看來,中國較為優異的采購經理指數,加上近期不斷改善的美國數據,將支撐全球正在不斷上升的風險偏好,并推高風險貨幣和大宗商品的價格。隨著產出缺口的減少,通脹可能重新成為潛在的風險。

  付兵濤也認為,在現階段穩健增長、溫和通脹的情況下,主要關注美聯儲的政策,如果美國繼續執行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則輸入性通脹仍有抬頭的風險。

  但中金公司認為,目前購進價格指數仍大幅低于歷史同期60.6%的平均水平,尚不足以構成對通脹反彈的擔憂。隨著節后食品價格的普遍回落,預計2月CPI將大幅回落。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