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1-10-07 共1頁
在詳談影響認股權證價格的因素前,先談認股權證價值的主要部分。其實,認股權證主要包括‘內在值’(intrinsic value)及‘時間值’(time value) 兩大部分。
簡單來說,‘內在值’是指相關資產價格與認股權證行使價之間的差額,亦可理解為持有人即時行使認股權證時所得的利潤。‘時間值’則會隨時間流逝而遞減,因此,愈短期的認股權證之時間值流失較快,而愈長期的認股權證所擁有的時間值則較高。
另外,‘內在值’亦可用作解釋‘價內’、‘價外’和‘貼價/等價’的概念。如前所述,認股權證的‘內在值’是指相關資產價格與行使價的差額。以認購權證來說,如相關資產價格高于行使價,便是‘價內’;如相關資產現貨價低于行使價,則稱為‘價外’。以認沽權證而言,如相關資產價格高于行使價,便是‘價外’;如相關資產現貨價低于行使價,則稱為‘價內’。
值得留意的是,‘時間值’耗損的速度并非每日相同,認股權證愈接近到期日,其‘時間值’耗損的速度將會增加。及至認股權證的到期日,‘時間值’便會完全消失。換言之,在到期日時,‘內在值’會等同認股證價格的全數。
隨著時間流逝,時間值耗損是無可避免的,但如相關資產價格上升,以致‘內在值’增加,便有機會抵銷‘時間值’部分的耗損。
因此,當選擇認股權證時,必須留意相關資產的價格走勢;若預期準確,‘內在值’的增加便有機會抵銷時間值的損失,從而獲享預期之潛在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