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1-10-07 共1頁
(二)債券的票面要素
債券作為證明債權債務關系的憑證,一般以有一定格式的票面形式來表現。通常,債券票面上有4個基本要素。
1.債券的票面價值:債券的票面價值是債券票面標明的貨幣價值,是債券發行人承諾在債券到期日償還給債券持有人的金額。
債券的票面價值要標明的內容主要有:要標明幣種,要確定票面的金額。票面金額大小不同,
可以適應不同的投資對象,同時也會產生不同的發行成本。票面金額定得較小,有利于小額投資者,購買持有者分布面廣,但債券本身的印刷及發行工作量大,費用可能較高;票面金額定得較大,有利于少數大額投資者認購,且印刷費用等也會相應減少,但使小額投資者無法參與。因此,債券票面金額的確定也要根據債券的發行對象、市場資金供給情況及債券發行費用等因素綜合考慮。
2.債券的到期期限:債券到期期限是指債券從發行之日起至償清本息之日止的時間,也是債券發行人承諾改選合同義務的全部時間。
發行人在確定債券期限時,要考慮多種因素的影響,主要有:
(1)資金使用方向:臨時周轉使用發行短期債券,而長期資金需要則發行長期債券。期限的長短主要考慮利息負擔
(2)市場利率變化。利率看漲發行長期債券,否則發行短期債券。
(3)債券的變現能力:債券市場的發達程度,發達市場可以發行相對長期的債券,而不發達的債券市場則發行短期債券。
3.債券的票面利率:又稱名義利率,是債券年利息與債券票面價值的比率,通常年利率用百分數表示。
債券利率亦受很多因素影響,主要有:
(1)借貸資金市場利率水平。
(2)籌資者的資信。
(3)債券期限長短。一般來說,期限較長的債券流動性差,風險相對較大,票面利率應該定得高一些;而期限較短的債券流動性強,風險相對較小,票面利率就可以定得低一些。
4.債券發行者名稱。該債券的債務主體,既明確了債券發行人應履行對債權人償還本息的義務,也為債權人到期追索本金和利息提供了依據
此外,債券票面上有時還包含一些其他要素,如分期償還時間表;包括附有贖回選擇權條款的債券。
需要說明的是,以上4 個要素雖然是債券票面的基本要素,但它們并非一定在債券票面上印制出來。在許多情況下,債券發行者是以公布條例或公告形式向社會公開宣布某債券的期限與利率。
此外,債券票面上有時還包含一些其他要素,如,分期償還、選擇權、附有贖回選擇權、附有出售選擇權、附有可轉換條款、附有交換條款、附有新股認購條款等等。
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