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期貨公司設立新營業部,不僅應當征求“期貨公司住所地”的證監會派出機構,而且應當征求“期貨公司所有已設營業部所在地”的證監會派出機構的意見,這是上周五(11月28日),證監會網站公告的最新版“期貨公司設立、終止營業部審批”辦法提出的要求。
在期貨公司營業部開始泛濫之際,這一新增的程序性要求將增加新設營業部獲批的技術性門檻。收集
相比去年3月《期貨交易管理條例》頒布后不久證監會公布的2007年版“期貨公司設立營業部、終止營業部審批”辦法,上述新辦法除在繼續強調符合風險監管指標標準和有關客戶資產保護、期貨保證金安全存管監控規定的期貨公司才可在凈資本每滿300萬元申請設立一家營業部的硬性條件外,還在審批“程序”的規定中首次增加“受理申請后,營業部擬設立地中國證監會派出機構應當征求期貨公司住所地中國證監會派出機構、期貨公司所有已設營業部所在地中國證監會派出機構的意見”的內容。
事實上,2007年版僅在審批程序中要求“期貨公司住所地中國證監會派出機構就期貨公司是否符合營業部設立條件中第(一)項至第(四)項以及第(八)項的規定出具專項意見,提交營業部擬設立地中國證監會派出機構”。整理
據某期貨總經理羅某證實,原來擬設立地監管局只要征求公司住所地監管局的相關意見便可。他認為,這一條新規定無疑增加了期貨公司新設營業部的難度,這不僅表現在設立的節奏明顯放慢,而且一旦任何一個營業部有一個問題沒解決,公司便無法新設機構。他還由此判斷“從某種角度可以理解為新設營業部的大門正在逐步關上”。
據了解,目前總數已超600家的各期貨營業部,尤其今年新增的近200家營業部,由于合格管理人員及有關軟硬件資源的配置跟不上今年以來“大躍進”的步伐,一些已存在風險失控的隱患。而且由于客戶資源的“僧多粥少”,期貨營業部的過度擴張已在一些競爭激烈地區引發惡性的手續費大戰,甚至導致一些地方監管部門的介入以試圖阻止這一不良趨勢的擴展。
前期則有報道,今年前三季度國內期貨市場總成交額雖已增長近一倍,但全國165家期貨公司凈利潤僅有4.34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了33%。
證券從業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