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2-08-25 共2頁
一、特點和作用
1、現代生產管理
有以下特點:
(1)多品種小批量成為企業的基本生產方式。
(2)電子計算機成為生產管理的基本手段。
(3)生產管理與其它管理一體化。
(4)在現代生產管理中人處于中心地位。
生產管理的作用:
(1)生產管理是企業戰略實現的基本保證。
(2)生產管理是企業競爭實力的重要方面。
(3)生產管理是培養人才的生要手段。
生產管理的指導原則:
(1)講求經濟效益。
(2)堅持以以銷定產。
(3)實行科學管理。
(4)適應市場競爭。
2、生產管理咨詢
定義:就是對生產管理領域的問題進行診斷,即運用科學的方法,經過調查分析,找出生產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有效措施進行改進。
特點:
(1)現場咨詢為主。因企業的生產活動集中于企業的基層,在生產現場開展的。
(2)生產管理咨詢的具體性、差異性。要求咨詢人員針對不同客戶企業的實際情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具體處理。
作用:
(1)增強企業在生產管理領域的競爭實力。
(2)提高企業生產管理領域的效益。
內容:
(1)對"一個結果"的咨詢。是指對生產過程的最終成果-產品進行分析,包括產品結構及其成本、交貨期、質量等;搞清產品生產和銷售及效益的現狀,從中發現值得進行咨詢的課題;包括生產戰略和涉及其相關戰略如產品戰略的決策課題;以及生產過程組織與管理的課題。
(2)對"兩項條件"的咨詢。
A、產品生產的組織條件的咨詢。
即對把原材料轉換成為產品的生產系統的咨詢,分析客戶企業的生產系統的建立、工廠布置、基本生產車間及其設備的布置、生產過程組織工作狀況,從中研究其存在的問題,開展咨詢。
B、生產系統運行中各項管理工作的咨詢。
即對生產計劃、生產作業計劃、生產現場管理和生產控制等工作進行分析,發現問題,研究改進對策。
二、課題
1、生產戰略的咨詢
(1)簡述生產戰略咨詢課題的確定。
從分析企業生產情況和生產的結果入手,了解生產管理中的戰略問題;
已制定生產戰略的企業,對戰略正確性的判斷;
對戰略實施情況的研究;
對未制定生產戰略的企業,了解需要研究的戰略課題。
(2)可供企業選擇的戰略方案。
生產戰略 是依據企業總體經營戰略的要求,在生產領域內為適應外部環境的發展變化,滿足顧客需要,并取得競爭的優勢,對產品如何生產、取得理想的經濟效益所進行的長遠性的謀劃與方略。生產戰略具有保證性、基礎性、協同性等特點。
A、從適應競爭、謀求競爭優勢的解度進行劃分:
成本領先的生產戰略方案。提高單一批量,以規模經濟的優勢,在價格上以廉取勝。
差異化或特色化的生產戰略方案。以獨特技術、特色資源,滿足特需的"以特取勝"。
重點化生產戰略方案。集中企業資源,重點生產滿足"縫隙市場"所需產品的戰略。
B、從適應市場需求的角度,按生產類型不同劃分:
大批量生產戰略方案。
中批生產戰略方案。
單件小批生產戰略方案。
C、按接受顧客購貨的生產方式不同劃分:
存貨生產戰略方案。是指企業在對市場需求調查和預測的基礎上,有計劃地按品種及其需要量安排生產,暫時存放庫房,待顧客有其需要,立即供應的戰略。這種戰略的關鍵是必須立足于對市場需求的科學預測和準確估計。為防止庫存積壓或脫銷,生產管理的重點是抓好供、產、銷之間的銜接,按"量"組織生產過程各環節之間的平衡,保證顧客上門要貨時不致無貨可供,或數量不足;也防止超過顧客的實際需求而積壓太多。
訂貨生產戰略方案。是指根據用戶提出的具體進貨要求,簽訂供貨協議后才開始安排生產的戰略。按合同規定生產和交貨,基本上沒有庫存或積壓。生產管理的重點是抓交貨期,按"期"組織生產過程各環節的銜接平衡,保證如期交貨,滿足顧客要求。
(3)實施生產戰略應考慮的主要因素
A、建立相應的生產系統,考慮生產系統的功能目標。
生產系統功能目標對產品需求要素的保證能力。
品種創新
質量保證
數量彈性
價格成本
交貨期按期交貨
服務繼承性
B、使生產能力與生產戰略相適應。
2、生產過程組織的咨詢
1、對生產過程進行咨詢,應主要圍繞以下內容進行分析:
(1)生產過程構成分析。
生產過程一般由生產技術準備、基本生產過程、輔助生產過程、生產服務過程等。
對生產過程分析
首先:要了解其各個組在部份是否合理,出于高效的考慮,專業化與協作的考慮。
其次:分析各道工序的劃分是否合理,能否保證各工序的作負荷均勻。
(2)生產單位的組織形式咨詢。
是否建立了與生產戰略、生產類型相適應的生產組織形式,基本組織形式有:工藝專業化、對象專業化、混合專業化。
(3)工廠布置咨詢
工廠布置:是對組成工廠的各個部份,各種生產設施和設備,以及廠內運輸路線進行合理配置,形成有機體系,以最經濟的方式滿足生產要求。
咨詢人員應分析以下內容:工廠總平面布置分析、車間布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