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周:
調節興奮時間+模考+看機經
因為考試時間是在下午五點半,所以每天這個時間都是我模考的時間,上午我會用來總結錯題和看機經
每日計劃基本就是周計劃平均到每天,每天早上我都會先把一天里要做的事情寫在本子上,晚上會在本子里寫上完成的情況,以此來督促自己保質保量的完成復習任務,也使整個復習思路變得更加清晰。從這個復習計劃可以看出來,前面兩周時間我安排得很緊,最后一周比較放松,這是為了給考試培養好足夠的精力,如果前面安排得太松的話,最后一周就容易手忙腳亂。另外,計劃中有很一部分都是分析總結的過程,我覺得分析總結比做題本身更加重要,如果一味的做題,可能越做錯越多,反而會影響備考心情,如果做一短時間的題就停下來思考一下,分析下錯誤的原因,會很有效地提高正確率。
3.復習感受
語法:
一開始我覺得自己語法底子還不錯,沒想到剛開始做題的時候一錯就是一堆,聽了語法課后明白GMAT有它自己的商業語法規則,要求簡潔準確,所以不能用我固有的語法思維模式去做題。考試前我一共把趙麗老師的語法筆記讀了三遍,把所有規則都牢記在心,到最后每做一道題都能說出每個錯誤選項的考點。OG和藍皮書上的錯題我每一道都做了3遍左右,也都認真的進行了總結,有了個錯題本,里面不只有錯題,而是有每道題的考點。有點象OG后面的解釋。我覺得語法是再怎么多強調都不為過的,因為語法占得題目最多,并且常常分布在重要的地方,比如開頭前三題。有人可能覺得OG過于簡單,但是我覺得OG里的題目一定要吃透,一定要把后面的解釋弄明白,才能真正體會GMAC出題的思路。
邏輯:
邏輯要講究速度,所以每次做題我都會在規定時間內做一個section的題目。新東方老師介紹的方法一定要用到滾瓜爛熟,開始的50道題目都要用A推B,B推A的方法分析,漸漸的就成了一種習慣。用英文思維不明白的時候我會翻譯成中文寫在本子上,有的時候寫著寫著就明白了……到最后我的本子上寫滿了我認為比較難的題目,考完之后再拿出來看時仍然覺得分析那些題目是很有樂趣的事情。
閱讀:
速度很重要,做題的時候要保證自己是全身心投入,爭取一遍讀完就能掌握文章邏輯構架和細節定位點。結合上新東方時的筆記,我邊做題邊總結出了一些自己的經驗,寫在紙上,每次做題前都要讀一下,比如:要邊讀邊揣摩寫作目的和文章結構、注意轉折詞(有的是比較隱蔽的轉折once assume, some…have assumed that…, however, recently, surprisingly, although, not..but.., rather..than..等等)、注意文章中提出的問題(問題本身和答案同樣重要)、注意段落間的關系和每段的作用、注意表相同或相反的詞(consistent with…, contrary to…, against…等等)。另外我花了將近一天的時間讀了概50個楊鵬難句中的句子,發現在做語法時的那種去修飾找主干的方法也可以用在閱讀中,只是閱讀不能完全忽略修飾的信息,要在把握住主干之后再填充修飾部分的信息,對付倒裝句、長修飾語的句子、從句套從句的句子等特別有效。
數學和作文:
因為我覺得自己數學基礎比較好,就膽的放棄了很多數學復習的時間,主要是把做過和講過的題看一遍,新東方上課的筆記讀一遍。
作文部分雖然復習的不多,但是像熟悉題庫和整理模版這樣重要的步驟我沒有省略。因為我平時經常用英文寫email,考托福的時候作文野考得還不錯,所以這次復習就沒有量練習寫作,只是在模考的時候練了幾篇,沒有超時過,字數也都在450左右。
4.心里歷程
在剛開始上新東方的時候還沒有完全決定要考GMAT,因為我正站在三的岔路口,在出國、考研和找工作之間徘徊著。課程進行到不到一半,我發現我已經被一種精神感動,就是既然做了,就要做好。我決定先攻克下GMAT,然后出國和找工作一起準備。
幸運的是,在準備GMAT的過程中我發現原來考GMAT是對找工作非常有好處的。比如GMAT講究實用簡潔準確的商業英文,使我在后來的寫作中也很注意規范自己;再比如GMAT的邏輯和閱讀,能很快提升我的邏輯思維能力,或者說是一種快速獲取信息并進行分析的能力,這不僅在許多面試題中很常見,并且也是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技能;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GMAT能鍛煉人的毅力,尤其是每天都要保持高效率的復習,要meet 自己的schedule,要對自己不斷地提出更高的要求,要不斷地超越自己。
還記得第一次模考的時候,我看到分數都快哭出來了,也想過要推遲考試,也想過要放棄,但是不斷地對自己說,經歷了就是財富。整個暑假我每天在家幾乎沒有出過門,頂多會下樓買個早餐,這樣的生活并沒有讓我覺得單調,反而讓我覺得充實,我幾乎把GMAT當作自己的一個朋友,整個暑假里有它陪著我,讓我看到自己的不足,讓我更深刻的認識自己和提高自己。沒有經歷過的人是絕對體會不到這些的,他們體會不到付出時的艱辛,自然也體會不到努力獲得回報時的喜悅。我覺得GMAT是一個很公平的選拔性考試,它會淘汰掉那些不相信自己、沒有毅力的人,會留下那些為目標奮斗并且享受整個process的人。
我還想感謝再感謝新東方的老師和同學們,如果沒有你們我絕對不可能在這么短的時間里拿到740的分數。課堂上的精華都是老師們課下不知花了多少心血總結的,然而新東方老師給我的決不僅僅是這些知識點和方法,更多的是他們的經歷和精神,因為我經常在想要放棄的時候想起老師們奮斗經歷,以此來鼓勵自己。在新東方還結識了一批很好的朋友,經常在網上分享心得,互傳復習資料,討論難題等等,也縮短了我單槍匹馬復習的時間。
5.其他
關于模考:我覺得比較好的模考軟件是prep、princeton和pp3,在開始復習的時候做一套可以讓自己清醒得認識到自己的狀態。復習一段時間后再進行階段性測試。最后一周每天都用來模考,以熟悉考試的感覺。
關于pace:其實我模考的時候分數很不理想。我發現要調節的時候已經離考試很近了,所以在考試時我才真正掌握好了自己的pace。在這里我想說pace真的很重要,前面的題目一定要做對,尤其是前10道,做慢一點沒有關系,但是一定要拿準了再選!!我最后5道題基本沒怎么看題就選上了,可是后面的題對分數就影響不了。
關于機經:機經中最有用的是數學,其次是閱讀,對于邏輯和語法來說,一方面是機經比較少,另一方面是即使有也不會有正確的答案。數學題目都比較短,所以部分來說比較準確,但是仍然會有錯誤,所以我覺得機經主要是用于防止粗心用,絕對不能依賴它;閱讀機經通常會給出文章的意,但是很少有原文和原題目,正確選項也不確定,所以閱讀機經一定要看700分以上的,我考試的時候碰到了4篇機經,可是為了防止有偏差,我還是認認真真地把每篇文章都讀了一遍。我覺得機經可以提高閱讀的速度,但是絕對不能作為做題的依據。
也許不能用“置之死地而后生”或者“鳳凰浴火而重生”這樣的詞來形容GMAT,但是GMAT真的像是一場蛻變,經歷了辛苦辛酸就能得到滿意的結果,這樣的時光是寶貴的,人生一定要經歷一次才完整。不管你愛它還是恨它,GMAT都會成為你生命中的一部分,一輩子都忘不了的。付出總會有回報,各位,加油!最后還是那句套話,僅此此文奉獻給所有曾經和正在奮斗在GMAT一線上的G友們,僅以此文紀念我的GMAT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