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1-10-18 共2頁
腹部
13.腹部視診:
(1)腹部的體表標志及分區(qū)
(2)腹部外形;
(3)呼吸運動;
(4)腹壁靜脈;
(5)胃腸型和蠕動波。
14.腹部觸診:
(1)腹部緊張度;
(2)壓痛及反跳痛;
(3)肝脾觸診及測量方法;
(4)腹部包塊;
(5)液波震顫;
(6)振水音。
15.腹部叩診:
(1)腹部叩診音:
(2)肝濁音界;
(3)移動性濁音;
(4)脊肋角叩擊痛;
(5)膀胱叩診。
16.腹部聽診:
(1)腸鳴音;
(2)血管雜音。
神經(jīng)
17.深反射(跟腱、肱二頭肌、膝反射)、淺反射(腹壁反射);
18.腦膜刺激征:頸項強直、Kernig征、Brudzinski征;
19.錐體束病理反射(Babinski征、Oppenheim征、Gordon征、Chaddock征)
(二)急救技術(shù)
測試項目3項。
1.吸氧術(shù);
2.人工呼吸;
3.胸外心臟按壓
(三)輔助檢查結(jié)果判讀
1.心電圖:測試項目5項。
(1)正常心電圖;
(2)房性期前收縮;
(3)室性期前收縮;
(4)竇性心動過速;
(5)竇性心動過緩;
2.X線片:測試項目4項。
(1)正常胸部正位片;
(2)肺結(jié)核;
(3)肺占位病變;
(4)正常四肢關(guān)節(jié)片。
3.實驗室檢查結(jié)果判讀:測試項目9項。
(1)血、尿、糞常規(guī);
(2)痰液檢驗;
(3)血清總膽固醇;
(4)血清甘油三酯;
(5)血清脂蛋白;
(6)血糖;
(7)肝功能;
(8)乙肝病毒免疫標志物;
(9)腦脊液常規(guī)及生化檢查
基本操作技能
(一)常規(guī)儀器設備的正確使用
1.余氯比色計;
2.顯微鏡;
3.照度計;
4.噴霧消毒器;
(二)消毒隔離
1.穿脫隔離衣、戴無菌手套;
2.消毒劑的配制(氯制劑、戊二醛、過氧乙酸)。
(三)流行病學資料處理
1.常用流行病學統(tǒng)計指標的概念,計算絕對數(shù)、率、(發(fā)病率、死亡率、病死率、檢出率、嬰兒死亡率)及應用(三間分布);
2.常用醫(yī)學統(tǒng)計圖(條、線、直方、比圖)、表(單式、復式)制作與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