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C【解析】病人傷肢處于下垂位;保持傷口引流通暢和創面清潔、干燥。
102.C【解析】采用紅外燈照射時,每次照射時間20~30分鐘。
103.E【解析】在照射過程中,應隨時觀察患者局部皮膚反應,如皮膚出現桃紅色的均勻紅斑,為合適;如皮膚出現紫紅色,應立即停止照射,并涂以凡士林保護皮膚。
104.D【解析】照射完畢,關閉開關,應囑患者休息15分鐘后再離開治療室,以防感冒。
105.A【解析】門診護士在遇到高熱、劇痛、呼吸困難、出血、休克等病人時,應安排提前就診。該患者腹部劇烈疼痛,應安排提前就診。
106.B【解析】輪椅椅背應與床尾平齊。
107,E【解析】面色蒼白是護士通過觀察得到的資料,屬于客觀資料。
108.E【解析】乳癌根治術后,皮瓣下常規放置引流管并接負壓吸引,是為了能及時、有效地吸出殘腔內的積液、積血,有利于皮瓣愈合。
109.D【解析】乳癌根治術后7~10日內,病人不外展肩關節以防皮瓣移動而影響創面愈合。
110.B【解析】乳癌根治術后若出現手指發麻、皮膚發紺、皮溫下降、脈搏不能捫及,提示腋窩部血管受壓,應及時調整包扎繃帶或胸帶的松緊度。 111.A【解析】根據血氣分析結果判斷該患者為Ⅱ型呼吸衰竭,此類患者氧療原則是持續低流量(1~2L/min)給氧,以免缺氧糾正過快引起呼吸中樞抑制。
112.B【解析】呼吸系統疾病患者特別是痰液黏稠不易咳出者,其氣道護理非常重要,護士應積極采取措施促進患者排痰,常用的促進排痰的措施主要包括有效咳嗽、翻身拍背、體位引流及機械吸痰等。
113.E【解析】根據題干判斷,患者出現急性的缺O2和CO2潴留加重,從發病機制來看主要是由于通氣功能障礙導致的。具體到該患者的情況,護士應考慮黏稠痰液堵塞氣道的可能性,因而最有效的措施就是開放氣道,護士應做好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的準備。
114.A【解析】根據臨床表現、基礎疾病(肺心病病史20年)和誘因(肺部感染)判斷該患者可能出現了呼吸衰竭。
115.D【解析】此患者為肺源性呼吸困難,選取體位的原則應盡可能擴大肺容量,以利呼吸,取半臥位時,膈肌下沉,使肺容量擴大,可減輕患者的呼吸困難。
116.B【解析】該患者為慢性肺心病,已出現肺性腦病的表現,主要表現為煩躁,即處于興奮期,而C02潴留所引起的中樞神經系統的癥狀表現為先興奮、后抑制,該患者處于肺性腦病的早期,繼而會進入抑制期,因此不宜使用鎮靜劑,以免加重肺性腦病。
117.A【解析】精神稍差、前囟平坦、尿量正常是輕度脫水的表現;血清鈉140mmol/L是等滲性脫水的表現。
118.B【解析】患兒因進食餃子過量發生腹瀉,大便6~l0次/天,故腹瀉為首要的護理問題,其他癥狀較不明顯。
119.E【解析】該患兒是由于添加輔食不當引起的腹瀉,故應立即停止輔食。
120.D【解析】根據病例分析患者最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故對病情評估最有幫助的是心絞痛病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