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1-10-18 共1頁
第一章 緒論
一、填空:
1.口腔解剖生理學是一門以研究( )、( )、( )、( )諸部位的正常形態、功能活動規律及臨床應用為主要內容的學科。
第二章 牙體解剖生理學
1.人類的牙列為( ),包括( )和( )。( )共有20個,( )共有32個。
2.根據牙的形態和功能不同,乳牙分為( )、( )和( )三類;恒牙分為( )、( )、( )和( )四類。
3.右側上頜尖牙的部位記錄法是( ),左側下頜第一磨牙的部位記錄法是( ),右側上頜第一乳磨牙的部位記錄法是( ),左側下頜第二乳磨牙的部位記錄法是( )。
4.中線為通過( )、( )和( )的接觸區,平分顱面為左右兩等分的一條假想線。
5.上頜中切牙唇面與近中面相交所成的角為( )。
二、多項選擇題:
1.作為判斷下頜中切牙左右的依據的結構是:
A.近中切角近直角
B.近中接觸區離切角較近
C.遠中切角為鈍角
D.遠中接觸區離切角較遠
E.牙根遠中面的長形凹陷較近中者略深
2.關于牙釉質正確的說法是:
A.為牙體組織中高度鈣化的最堅硬的組織
B.白色半透明狀
C.覆蓋牙冠表面
D.覆蓋牙根表面
E.以上說法都不對
3.關于牙本質不正確的說法是:
A.不如牙釉質堅硬
B.位于牙釉質與牙骨質的內層
C.白色透明
D.圍成牙髓腔
E.是牙體的主質
4.全口牙中體積最小的牙是:
A.上頜中切牙
B.下頜中切牙
C.上頜側切牙
D.下頜側切牙
E.以上都不是
5.口內最先萌出,不替換任何乳牙的恒牙是:
A.中切牙
B.側切牙
C.尖牙
D.第一前磨牙
E.第一磨牙
6.中切牙冠與根的比例多數約為:
A.1:2
B.1:1
C.2:1
D.3:1
E.1:3
7.體組織中附著在牙根表面的硬組織是:
A.牙骨質
B.牙本質
C.牙釉質
D.牙髓
E.以上都不是
8.被稱為前牙的牙齒是:
A.中切牙
B.側切牙
C.尖牙
D.前磨牙
E.磨牙
9.牙冠的突起部分包括:
A.牙尖
B.舌面隆突
C.切緣結節
D.嵴
E.畸形中央尖
10.關于下頜第二前磨牙的描述正確的是:
A.牙冠牙合頸高度、頰舌厚度和近遠中寬度相近
B.舌面與頰面相差較大
C.舌面與頰面大小約相等
D.發育溝有"H、Y、U"形三種形態
E.若為二舌尖者,其舌面寬于頰面
11.可使用旋轉力拔除的牙齒是:
A.上頜中切牙
B.下頜中切牙
C.上頜尖牙
D.下頜尖牙
E.前磨牙
12.關于下頜第一前磨牙的描述正確的是:
A.為體積最小的前磨牙
B.頰舌尖高度差別最大
C.牙合面有橫嵴
D.頰尖偏遠中
E.有新月形的頰頸嵴
13.在頰側可看到兩個半牙尖的牙齒是:
A.上頜第一磨牙
B.下頜第一磨牙
C.上頜第二磨牙
D.下頜第二磨牙
E.第三磨牙
14.尋找腮腺導管口時常以( )牙冠為標志:
A.上頜第一磨牙
B.下頜第一磨牙
C.上頜第二磨牙
D.下頜第二磨牙
E.上頜第三磨牙
15.關于上頜第一磨牙的描述正確的是:
A.牙合面上可看到四個牙尖 B牙合面上可看到五個牙尖
C.有時可有第五牙尖
D.牙合面上可看到斜嵴
E.有三個牙根
16.發育溝呈"十"形分布的牙齒是:
A.上頜第一磨牙
B.下頜第一磨牙
C.上頜第二磨牙
D.下頜第二磨牙
E.下頜第二前磨牙
17.關于上頜尖牙正確的說法是:
A.唇面有唇軸嵴
B.舌面有舌軸嵴
C.牙尖偏遠中
D.牙尖偏近中
E.牙根為扁根
18.尋找頦孔時常以( )為標志:
A.下頜中切牙
B.下頜側切牙
C.下頜尖牙
D.下頜前磨牙
E.下頜磨牙
19.牙根為接近牙冠長的2倍,根頸橫切面的形態為卵圓三角形的牙齒是:
A.上頜中切牙
B.下頜中切牙
C.上頜尖牙
D.下頜尖牙
E.上頜第一前磨牙
20.不能使用旋轉力拔除的牙齒是:
A.上頜中切牙
B.上頜尖牙
C.下頜中切牙
D.下頜尖牙
E.前磨牙
21.關于下頜尖牙正確的說法是:
A.牙根扁圓而細長
B.根的近遠中面有淺的長形凹陷
C.牙尖的遠中斜緣長約為近中斜緣的2倍
D.近遠中斜緣交角大于90度
E.可旋轉拔除
22.六歲左右萌出的恒牙有:
A.中切牙
B.側切牙
C.尖牙
D.前磨牙
E.第一磨牙
23.關于上頜第一前磨牙正確的說法是:
A.為前磨牙中體積最大者
B.牙合面有兩個牙尖
C.牙合面可有三個牙尖
D.有頰軸嵴和舌軸嵴
E.牙根多數在根中或根尖1/3處分為頰舌二根
24.關于生長葉的說法正確的是:
A.為牙發育的鈣化中心
B.所有的牙都是由同一生長葉發育而成
C.4個生長葉發育而成
D.兩生長葉之間的淺溝稱之為發育溝
E.上說法都不正確
25.牙冠靠近舌的一面稱為
A.頰面
B.舌面
C.近中面
D.遠中面
E.牙合面
26.牙齒行使咀嚼功能時,發生咬合接觸的部位是:
A.頰面
B.舌面
C.切緣
D.鄰面
E.牙合面
27.牙齒受到食物的直接撞擊而引起牙齦萎縮是由于:
A.牙冠無凸度
B.牙冠形態不規則
C.牙冠凸度過小
D.牙冠凸度正常
E.牙冠凸度過大
28.牙齦因失去食物的按摩而軟弱無力引起牙齦萎縮是由于:
A.牙冠無凸度
B.牙冠凸度過大
C.牙冠凸度過小
D.牙冠凸度正常
E.牙冠形態不規則
29.牙冠的凹陷部分包括:
A.窩
B.溝
C.裂
D.點隙
E.發育溝
30.關于上頜中切牙唇面形態正確的說法是:
A.近中切角近直角
B.遠中切角為銳角
C.切1/3有兩條發育溝
D.可見切緣結節
E.以上描述都不對
三、名詞解釋:
1.外形高點
2.牙體長軸
3.線角
4.點角
5.嵴
6.頸嵴
7.三角嵴
四、簡答題:
(一)上下頜磨牙有何區別?
(二)牙冠唇、頰、舌面突度有何生理意義?
(三)簡述髓腔的增齡變化和病理變化。
五、論述題
(一)論述乳牙的應用解剖?
(二)試述切牙髓腔的應用解剖?
參考答案
第一章緒論
一、填空:
1.口腔;顱;面;頸
第二章牙體解剖生理學
一、填空:
1.雙牙列;乳牙列;恒牙列;20;32
2.乳切牙;乳尖牙;乳磨牙;切牙;尖牙;前磨牙;磨牙
4.左右兩眼之間;鼻尖;左右兩中切牙
5.近唇線角
二、多選題:
1.E 2.ABC 3.C 4.B 5.E 6.B 7.A 8.ABC 9.ABCD 10.ACDE 11.AC 12.ABCE 13.B
14.C 15.CDE 16.D 17.AD 18.D 19.C 20.CDE 21.ABCD 22.ABE 23.ABE 24.ACD
25.B 26.CE 27.AC 28.B 29.ABD 30.ABD
三、名詞解釋:
1.牙體個軸面上最突出的部分。
2.為經過牙冠與牙根中心的一條假想直線。
3.牙冠上兩面相交處成一線,所成的角稱線角。
4.牙冠上三面相交處成一點,所成的角稱為點角。
5.牙冠上細長形的牙釉質隆起,均稱為嵴。
6.牙冠唇、頰面沿頸緣部位,微顯突起的細長形的牙釉質隆起。
7.為牙合面牙尖兩斜面匯合成的細長形牙釉質隆起。
四、簡答題:
(一)答:如下表:
上下頜磨牙的區別:上頜磨牙下頜磨牙
牙冠較直牙冠傾向舌側
(牙合)面呈斜方形(牙合)面呈長方形
頰舌徑大于近遠中徑、頰尖銳而舌尖鈍近遠中徑大于頰舌徑、舌尖銳而頰尖鈍
牙根多為三根牙根多為二根
(二)答:牙唇面及后牙頰面的突度均在頸1/3,后牙舌面突度則在中1/3.咀嚼食物時,牙冠的正常突度可使部分咀嚼過的食物擦過牙齦的表面,起按摩作用,促進血液循環,有利于牙齦的健康;若牙冠突度過小或平直,食物可直接撞擊牙齦,使牙齦產生創傷性牙齦萎縮;若牙冠突度過大,食物經過該處則不能觸及牙齦,長期可造成牙齦廢用性萎縮,影響牙齦組織的健康。牙冠頸1/3的突度,還可擴展齦緣,使其緊張有力。
(三)答:牙髓腔的形態隨年齡增長不斷變化。乳牙的髓腔相對較恒牙者大,青少年恒牙的髓腔又比老年者大,其髓室大,髓角高,根尖孔也大。隨著年齡的增長,髓腔內壁有繼發性牙本質沉積,使髓腔的體積逐漸減小,髓角變低,根管變細,根尖孔窄小,有的髓腔部分或全部鈣化阻塞。上頜前牙繼發性牙本質主要沉積在髓室舌側壁,其次為髓室頂。磨牙主要沉積在髓室底,其次為髓室頂和側壁。因此,老年人恒牙髓室底常為凸起形,而年輕人多為扁平狀。此外,髓腔病理性變化,如外傷、酸腐、齲病等致牙本質暴露,在受傷處相對的髓腔壁上形成修復性牙本質,使髓腔縮小。
五、論述題
(一)答:1.嬰兒出生后約6個月乳牙開始萌出,約2.5歲萌出20個乳牙。6歲左右至12~13歲,乳牙逐漸脫落,為恒牙所代替。因此,乳牙在口腔內的時間,5~10年左右。此階段正值兒童生長發育的重要階段,完整的乳牙列,能發揮良好的咀嚼效能,對促進兒童的健康成長具有重要意義。
2.咀嚼力通過牙根傳至頜骨,如缺乏咀嚼功能的刺激,將使頜骨發育不足,成為牙頜畸形的病因之一。
3.牙位置正常,可引導恒牙正常萌出。若乳牙滯留,則恒牙將錯位萌出;如乳牙早失,其前后鄰牙將向缺隙內傾斜或移位,使間隙縮小。待恒牙萌出時則位置不足,勢將錯位萌出,成為錯頜畸形的重要病因之一。
4.前牙牙根舌側有恒前牙牙胚,乳磨牙根分叉內有恒前牙牙胚,治療乳牙時,應考慮此種關系,以免傷及。
(二)答:1.上頜前牙髓腔的唇舌徑在牙頸部最大,開髓時應從舌面窩中央,向牙頸部鉆入。
2.上頜切牙根管的特點是粗大而直的單根管,作根管治療時操作方便,效果好。
3.上頜切牙在活髓牙預備針型嵌體的針道時,應注意避開髓角。
4.下頜前牙的雙根管多分布在唇舌向,在正面的X線片上,因雙根管唇舌向相重,應改變投射的角度才能顯示。在作根管治療時,須檢查根管口的數目。
5.下頜切牙因根管較窄,根管側壁薄,根管治療時應防止側穿根管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