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1-10-18 共1頁
根尖周組織疾病(二)
(三)根管預備
1、根管預備的目的與原則
(1)目的 清楚根管壁的感染;擴大根管,形成由根尖孔向根管方向、內徑逐漸增大、有一定錐度的根管形態;在近根尖孔處形成根充擋,有利于將根充材料在根管內壓緊并限制超填。
(2)原則 根管預備必須在準確掌握工作長度的條件下進行;根管預備的操作必須局限在根管之內,應保持預備前根管原來的位置,避免發生根管改道。根管的冠1/3部分應充分擴大,一方面容納足夠的沖洗液,加強沖洗效果;另一方面提供足夠的空間完成牙膠的加壓充填。根管預備必須在根尖周炎癥控制后方可進行。根管預備步驟包括髓腔預備、清理根管、確定工作長度和機械預備根管。
2、髓腔預備 根據不同的牙位正確開髓,使根管器械能盡可能地循直線方向進入根管。除凈髓室頂,不妨礙器械進入根管;洞壁應與根管壁連成一線,注意不能在髓室壁形成臺階。尋找和探查各根管口。
3、清理根管 根管預備前用3%過氧化氫液或其它消毒液蕩洗,用光滑髓針或細的擴孔鉆在根管內輕輕搗動,使不成形的壞死分解牙髓組織混懸在溶液中,通過沖洗清除出根管。如壞死的牙髓組織尚成形,也可用拔髓針拔除。
4、工作長度的確定 確定工作長度步驟:
(1)選冠部參照點 選堅實的切端、牙尖或洞緣作為冠部參照點。從參照點到根管的根尖狹窄部,即預定的操作終點之間的距離為工作長度。
(2)確定工作長度
1)X線片法 在患牙的X線片上,用米突尺測量從冠部參照點到X線片根尖內1mm處的距離并記錄為該牙的“估計工作長度”;調整根管銼或根管擴大器(一般用ISO 015號)上的橡皮標到器械尖端的距離與“估計工作長度”相等。將此根管銼插入根管,器械尖端達根尖狹窄部時有輕微阻力感,將橡皮標接觸冠部參照點,立即照工作長度X線片。注意:如所選器械可超出根尖孔,則換用大一號的器械測量。
若X線片上所看到的器械尖剛好到預定的操作終點,則“估計工作長度”就是工作長度;若X線片上所看到的器械尖到預定的操作終點(根尖內1毫米)的距離(距離值)小于3毫米,可由“估計工作長度”值加上或減去上述距離值,直接算出工作長度。若該距離值大于3毫米,說明第一張X線片有明顯失真,應照第二張X線片。
2)根管器械探測法 若無即刻照X線片的條件,可選用細的擴大器插入根管,依手指探測器械到達根尖部有輕微阻力感后,固定止動片,取出器械測量“根管內實測的工作長度”。如該實測長度與術前X線片上所測的“估計工作長度”一致,則將該長度定為“工作長度”;若以上兩種方法確定的工作長度差值大于2mm,則須再插入器械用“根管內實測的工作長度”拍X線片核準
3)工作長度電測法 應用根據“從根尖孔通過牙周膜至口腔粘膜的電阻值大體恒定”的原理制作的電子測量器來測量根管的工作長度,較X線片法測量的準確性高。搜集整理
5、機械預備根管
(1)選擇初銼 選擇適合根管粗細的根管銼,能自然地從根管口直達根尖狹窄部,并有輕微阻力感而不能穿出根尖孔時,該根管銼則稱為“初銼”(first file)。在初銼上標記工作長度。多數情況下,用于測量根管工作長度的根管銼即初銼,此銼常為10號或15號。
(2)擴銼根管 將初銼插入根管,輕輕旋轉推進到工作長度標記處,進入時旋轉角度為順、反時針各90°;然后輕壓一側管壁拉出,起切削作用,同時也將感染物刮出。器械沿管壁四周按一定方向移動,不斷變換位置,重復上述動作,使每側管壁都接受擴銼;當擴銼到器械能順利到達工作長度并自由旋轉無阻力后,用裝好沖洗劑的沖洗器針頭插入根管內根尖1/3部,輕輕將擴銼下來的碎屑沖洗出去;然后按順序換大一號的根管銼,依同樣的方法進行擴銼,至少將根管擴大至比初銼增大三個型號銼的大小,并能順利達到工作長度,該型號銼稱為“主銼”。一般根管預備至少要求擴銼到40號根管器械。擴大過程中,每更換一次器械型號,都應用沖洗劑沖洗一次根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