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1-10-18 共1頁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無癥狀牙齒評分系統反映口腔衛生差與冠心病有關。
波士頓大學馬薩諸塞牙醫學院的Sok-JaJanke說,人們一直認為口腔感染造成的炎癥與冠心病有關,因此我們檢查了所有可能產生炎癥的口腔病理學改變。無癥狀牙齒評分系統是一項非侵襲性危險因素,可以在牙齒檢查時進行早期評價。
使用對數回歸模式分析,研究人員認為在無癥狀牙齒評分系統中包括五種口腔疾病應該作為心臟病危險預后因素。冠心病最易發現的預兆是牙冠周炎,其次是牙根殘留和牙齦炎,再有就是齲齒和缺齒。
研究人員比較了256例患有冠心病的芬蘭患者和250例沒有冠心病的對照病例的口腔健康記錄后發現無癥狀牙齒評分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低、纖維蛋白原水平高的患者,患冠心病的比例高達82%。一種包括無癥狀牙齒評分系統、C-反應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纖維蛋白原水平的模式是至少與Framingham心臟評分一樣有效的心臟病危險度預后因素。
無癥狀牙齒評分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低、高密度脂蛋白與總膽固醇比例低、纖維蛋白原水平高、甘油三酯水平高的患者患冠心病的比例分別為70%、63%、62%、60%、60%。
Janket博士說,如果有一位患者有五種口腔衛生病變,那么他或她患冠心病的幾率高達70%。沒有牙齒的人不能很好地咀嚼食物,因此不能得到足夠的心臟健康所需營養和纖維。將來的研究應該涉及營養、口腔衛生和冠心病。
因為研究對象都是從醫院患者中選的,所以存在選擇偏差,使得研究有一定的限制性。
雖然這些研究結果提示口腔病變與冠心病有關,但它們并不能表明因果關系。然而,Janket博士還是建議牙科醫生對既便口腔衛生不佳且沒有癥狀的患者也應該做心臟病檢查。搜集整理
美國心臟病學會主席AugustusO.Grant說,沒有醫療保險的人,社會經濟狀況不好的人,甚至那些僅僅是一般健康習慣不良的人,牙齒健康都不好。他們可能很少做預防保健,不能預防冠心病,因此這種關系反應了這樣的事實:我們的社會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以促進所有人的健康。
在一項相關評論中,英國格拉斯哥皇家醫院的GordonD.O.Lowe認為,這些發現可能不適用于一般人群。我們應該繼續關注已被證實的危險因素,例如年齡、性別、吸煙習慣、糖尿病、血壓、總膽固醇與高密度脂蛋白比例。進一步研究需要評價即將出現的危險因素的預后價值,包括牙齒健康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