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牙病嚴重威脅人類健康

發布時間:2011-10-18 共1頁

  俗話說:“十人九齲”,“牙疼不是病,疼起來要人命”。世界上,幾乎每一個人都有過牙痛的體會,遭受牙病之苦者,更是比比皆是。然而,愛護牙齒,預防牙病,這一問題尚未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國人牙病知多少1983年全國牙病調查統計表明,我國患齲齒和牙周病等口腔疾病的人數為7億多,牙病發病率達50%以上,兒童牙病發病率達75%以上。據全國中小學生牙病調查資料:7-9歲學生乳牙患齲率城市為79.6%,農村高達85.5%;7歲學生恒牙患齲率達21%;12歲學生恒牙患齲率城市高達45.9%,農村達31.6%;17歲中學生恒牙患齲率高達41%,隨年齡增長,患齲率逐漸增高。口腔衛生不良率城市學生為65-85%,農村為70-90%。

  去年2月底,全國牙病防治指揮組公布了歷時四年于1998年7月完成的第二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結果:全國人口恒牙患齲率達49.88%,與1983年調查相比,大多數省份齲齒患病水平呈上升趨勢。我國人口擁有齲齒總數為20多億個,而且這些齲齒90%沒有得到過治療。牙周疾病已成為危害我國人口口腔健康的首要問題。如12歲年齡組的學生中已有38.04%患有牙齦炎,牙結石檢出率為52.03%。35-44歲中年人的牙結石撿出率高達94.15%。由此可見,牙病患病率已達到駭人聽聞的地步。此外,牙病專家們還發現,當今社會,“十個孩牙九個歪”。江蘇省口腔醫院正畸斜主任王林說,90%的兒童牙齒長得參差不齊,其中影響牙功能的達60%以上,也就是說,牙齒必須正畸的兒童就有六成多。

  牙病誘因知多少西方學者根據古代人類骨骼研究表明,公元前8500年人類幾乎沒有齲齒。我國古代的齲齒發生率也較低。那么,為什么人類進入文明時代,齲齒等牙病發生率反而逐步呈上升趨勢呢?牙病專家們通過調查表明,牙病的發生與流行主要同下列因素相關。

  刷牙率不高:某些省市對中小學生口腔衛生狀態調查表明,城市小學生刷牙率為30-50%,農村不到10%。

  刷牙方法不當:據調查,目前雖然不少人建立了早晚刷牙習慣,但普遍刷得不干凈,90%的人牙面仍留有軟垢。有的人刷牙采用拉鋸式,不但清除不了牙縫中的食物殘渣,還會損傷牙釉質。

  忽視飯后漱口:在一定程度上,漱口與刷牙同樣重要。如一個人習慣早晨刷牙,一日三餐后的食物殘渣持續24小時嵌頓在口腔或牙縫中,細菌大量繁殖,腐蝕牙齒,待到刷牙時,牙齒已經受到一定損害。而及時漱口能夠將大部分食物殘渣清除掉。

  牙刷不更換、不消毒:不少人一把牙刷用上三、五年;也有的家庭一把牙刷全家通用,而極少有人對牙刷消毒處理。搜集整理

  隨意拔牙:有的人一遇牙痛或牙齒遭到損傷后,馬上就去找醫生拔掉,這樣做,很容易使其它牙齒松動、脫落。

  兒童吃零食過多:兒童經常吃零食,特別是睡前吃糖或糕點,對孩子的牙齒危害最大。而且大多數兒童未養成按時刷牙的習慣。

  飲食過于精細:過去人們以粗糧為主,牙齒磨合鍛煉的機會多,現在的食品越來越精細,使牙齒牙齦及下頜骨承受的機械性刺激減弱,不僅易使牙齒松動脫落,牙齦萎縮,還可導致牙列不齊,影響美觀。進食囫圇吞棗:目前人們的生活節奏加快,進餐時匆匆忙忙,難得細嚼慢咽,這對牙齒的保健也很不利。牙病危害知多少古埃及一位國王經常感冒、發熱、周身疼痛,患一次病往往要臥床數月。后來,一名醫生建議他將一顆多年病牙拔掉。未料到,病牙拔除后,國王周身的病竟不藥而愈。英國學者觀察了76名患有牙周病的慢性心肌炎病人,發現其中53人的心肌炎急性發作的誘因是源于牙周感染。當控制牙周感染后,心肌炎發作的機會減少了83%。由此可見,罹患牙病以后,對機體健康的危害是多種多樣的,也是不容忽視和低估的。齲齒是發病率最高的一種牙病。發生齲齒后,病牙接觸冷、熱、酸、堿等會引起劇烈疼痛。齲洞又是藏污納垢之所,病菌繁殖的溫床,口腔感染的隱患。

  齲齒脫落或拔除后,如鑲牙不及時,除影響美觀外,還妨礙進食和造成鄰近牙齒的松動。牙齦炎、牙周炎、牙齦出血等牙病對全身健康威脅最大。口腔中的細菌有葡萄球菌、鏈球菌、大腸桿菌、白色念珠菌等幾百種,這些細菌得以大量繁殖后,便形成慢性感染灶,通過血源傳播等可引起風濕熱、慢性腎小球腎炎、敗血癥、心肌炎、心內膜炎等。又由于口腔位于呼吸道、消化道的上游,口腔感染后易導致支氣管炎、咽喉炎、扁桃體炎、肺炎、胃炎、腸炎、腸結核等。口腔通過鼻后道、咽鼓管與鼻腔、中耳相通,口腔炎癥還可波及鼻腔與中耳。國外學者研究表明,胃炎、胃潰瘍的“元兇”幽門螺桿菌不僅可在胃幽門部檢出,還可以在口腔、牙垢、唾液中查獲。

  協和醫院調查表明,北京市東城區3-12歲兒童幽門螺桿菌的感染率為36%,7-14歲為46%。研究證實,口腔感染還能誘發糖尿病。當口腔中的病菌產生的毒素進入血液后,會使機體細胞表面的胰島素受體變得不敏感,致使胰島素對細胞的作用下降,從而導致了血糖升高。近年來,國內外專家還發現,不清潔的牙刷是引起感冒的重要因素之一。牙刷感染了病毒,對牙齒和口腔污染后,能導致感冒的反復發作。因此,專家們建議,為預防感冒,應當每周對牙刷進行一、二次消毒或每月更換一把牙刷。一級預防是關鍵衛生部、國家教委、全國愛委會、文化部、廣電部、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和國家老齡委共同發起,于1989年7月29日決定:每年的9月20日為全國“愛牙日”。搜集整理

  “愛牙日”是廣大群眾參與的社會性口腔衛生宣傳教育活動,是移風易俗和轉變群眾中不科學的舊傳統觀念的重要措施。為推動愛牙活動的開展,衛生部和全國牙病防治指導組于1991年決定在全國開展牙病防治先進縣活動。全國牙病防治指導組也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要求,制定了“2000年人人享有口腔保健”的目標。主要是50%的5-6歲兒童不患齲齒;35-44歲中年人缺牙率下降50%;65歲以上老年人缺牙率下降25%等。但盡管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開展了多次聲勢浩大的愛牙宣傳教育活動和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然而,實際狀況不容樂觀。

  鑒于我國目前牙病流行的現狀,筆者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各級政府、有部門應通過各種宣傳媒介,廣泛深入地開展口腔保健,特別是齲齒防治知識的宣傳,形成濃厚的社會輿論氛圍,增強人們對牙病危害的認識,自覺參與牙病防治活動。

  二、有組織有計劃地開展口腔保健社區服務。各地應根據實際需求,除對照標準逐條逐塊落實口腔保健防治任務外,還必須培訓一批牙科專業人員,以解決看牙難、鑲牙難的突出矛盾。

  三、由于我國牙病處于治不勝治的狀況,因此,必須著眼于一級預防,并從幼兒抓起。對3歲以上的兒童應養成早晚刷牙、飯后嗽口的習慣。衛生部早在1975年就開始推廣保健牙刷,今后應加大推廣和普及的力度。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