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1-10-18 共1頁
我國科學家經過兩年多的艱難探索,最近成功克隆了遺傳性乳光牙本質II型病的基因,為遺傳性乳光牙II型病的診斷和治療帶來希望。這一成果標志我國在人類遺傳病基因克隆方面的研究取得重大進展。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今天向記者宣布:我國研究人員為這項研究撰寫的兩篇論文,已于2月1日在國際上享有盛譽的《自然遺傳學》雜志上發表。雜志社為此邀請有關專家就這一成果進行了評述:這一重要成果有力地表明,隨著人類基因組研究工作的迅速進展,人類遺傳病的“定位克隆”已不再被西方科學家所壟斷。
據參與這一研究的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副院長趙國屏介紹,遺傳性乳光牙病是最常見的口腔遺傳病,發病率為七千分之一左右。患了此疾病由于牙本質的礦化缺陷,牙冠易脫落,引起牙齒嚴重磨損,不僅張口時難看,而且嚴重影響生活質量,目前國際上均無有效藥物治療。
這一重大成果,是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和中國醫學科學研究院基礎醫學研究所獲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