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1-10-18 共1頁
1-醫生
a磨短伸長牙,尤其是修復體鄰牙,否則和修復牙形成臺階
b磨改對頜楔形牙尖
c磨改鄰牙高低不平的鄰邊緣脊
d檢查并再次修理鄰牙充填體(邊緣微滲漏,繼發齲等)
e處理鄰牙牙周病,鄰牙松動也可以嵌塞食物
f適當磨改嚴重傾斜的鄰牙
2-技工操作方面(技工拿來的牙沒有鄰接關系,根本屬于失敗修復,應當返工)
a提議作面式接觸,盡管年輕牙齒間是接觸點,但是修復材料的硬度和彈性模量一般大于真牙,在咀嚼運動時其磨耗遠小于真牙,應當考慮此因素
b接觸面的位置,形態應當根據鄰牙解剖,前后牙不同情況做
c必須用第2模型專門用于調整鄰接關系(第1模型調試時蹭來蹭去,早就不準確了)
3-患者方面(修復前就發現的問題要先解決之)
a牙周病引起牙松動
b牙周病引起牙齦萎縮,造成食物水平嵌塞
4―垂直性嵌塞
a 無接觸點或接觸點過松,修復體與鄰牙間有空隙。戴牙時用牙線檢查一下便可確定。
b 接觸點異常。接觸點的位置大小異常,不同的牙齒接觸點大小位置不同,正確掌握。
c 冠與鄰牙的邊緣嵴不一致,缺牙時間長對頜牙伸長,冠修復體低。印模前調磨伸長牙即可避免。
d 對頜牙尖過銳,恰在冠與基牙接觸部位。調磨過銳牙尖即可。
5―水平性嵌塞
鄰牙頸部倒凹過大和鄰牙松動產生的嵌塞。發生在牙周病牙齦萎縮時,盡量不要做固定橋修復,必須做冠修復時綜合考慮牙周治療。
總之,全部在于醫生的細致,修復體質量控制,醫生是歸根結底的主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