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醫學教育網口腔醫師《答疑周刊》第7期

發布時間:2011-10-18 共1頁

  【口腔解剖生理學】下列關于唇的解剖層次描述哪一項是錯誤的

  A.最外層為皮膚,富于毛囊,皮脂腺和汗腺

  B.皮膚下為淺筋膜,較疏松

  C.中間為肌層,主要是口輪匝肌

  D.肌層內側緊貼粘膜

  E.粘膜上有粘液腺開口

  【答案】D

  【學員提問】組織病理學上不是說沒有粘液腺及皮脂腺嗎,解剖上怎么說有呢?

  【解析】組織病理學上的論述是:唇紅部粘膜下層無粘液腺及皮脂腺,故易于裂。唇粘膜上皮為無角化復層鱗狀上皮,棘層較厚。固有層含致密的結締組織,乳頭短而不規則。粘膜下層較厚,內含混合性腺體即唇腺。

  唇紅為上下唇的游離緣,是皮膚和粘膜的移行區

  解剖層次上唇的結構由外向內分為五層。

  1.皮膚:富于毛囊、皮脂腺和汗腺。

  2.淺筋膜:比較疏松。

  3.肌層:主要為口輪匝肌。

  4.粘膜下層:有粘液腺和上、下唇動脈。

  5.粘膜:有粘液腺開口。

  【口腔組織病理學】剝脫性齦病損不包括

  A.牙齦紅斑

  B.牙齦紅斑狼瘡

  C.牙齦類天皰瘡

  D.牙齦天皰瘡

  E.牙齦扁平苔蘚

  【答案】A

  【學員提問】為何選A?

  【解析】剝脫性齦病損的特征是牙齦鮮紅、光亮,或表面脫皮,形成粗糙的糜爛面。由于上皮層的剝脫而形成無上皮的表面。Prinz(1932)首先使用慢性彌漫性剝脫性齦炎的名稱,但近來眾多的研究證明,所謂的剝脫性齦炎不是或大多數不是一種獨立的疾病,醫.學教.育網原創而是許多疾病在牙齦上的表征,其中包括:類天皰瘡、扁平苔蘚、天皰瘡、紅斑狼瘡等。真正的或稱為特發性剝脫性齦炎者為數甚少,僅指那些不能診斷為其他疾病的剝脫性齦病損而言。因此不包括A選項。

  【口腔內科學】有關乳牙齲病的預防,哪一項是正確的

  A.齲病預防工作,應有家長參與完成

  B.出生6個月后,即應誘導幼兒刷牙

  C.飲食管理主要是進軟甜食后要刷牙

  D.氟化亞錫和氟化銀可作預防藥物使用

  E.3歲以后使用含氟牙膏防齲

  【答案】A

  【學員提問】其它幾項各錯在哪?

  【解析】

  1.乳牙一旦萌出,應天天清潔牙面,可用軟紗布蘸白開水輕輕擦牙面,進甜食后也應清洗牙面。上小學前(6歲前)家長每天應給孩子刷一次牙。B選項不正確。

  2.乳牙齲病的預防需要平衡飲食,科學進甜食與糖。適當控制間食的次數。乳牙萌出,應天天清潔牙面,而不僅僅是在進軟甜食后。C選項不正確。

  3.氟化銀毒性較大,不可作預防藥物使用。D選項不正確。

  4.牙膏的吞咽量隨年齡而異,4~5歲兒童每人每次使用0.5g牙膏,可能吸收26%~33%,6~7歲吸收為25%~28%。因此對于6歲以下的兒童,含氟牙膏的用量要少,另外不可吞食含氟牙膏。須囑咐兒童吐出唾液混合物,避免過多攝入。在一般情況下,兒童使用少量含氟牙膏刷牙,醫.學教.育網原創不會引起氟牙癥,只有在兒童年齡太小,吞咽反射尚未完全建立之前,經常使用含氟牙膏,吞咽過量,才有可能引起某些牙的輕度氟牙癥。另外,在飲水氟含量過高,有地氟病流行的地區,6歲以下的兒童不推薦使用含氟牙膏。因此E選項的論述不確切。

  【口腔頜面外科學】一患者張口中度受限,被動開口度大于自然開口度,左側關節區深部疼痛,相當于下關穴處有壓痛,開口型偏左,應考慮為

  A.左側翼外肌痙攣

  B.左側可復性關節盤前移位

  C.左側關節盤后區損傷

  D.左側不可復性關節盤前移位

  E.右側翼外肌功能亢進

  【答案】A

  【學員提問】為什么B不對?

  【解析】可復性關節盤前移位常伴發翼外肌痙攣和關節滑膜炎或關節囊炎,此時可復性關節盤前移位兼有兩者的表現。在臨床表現上與翼外肌痙攣難區分。但可復性關節盤前移位一般無疼痛,而翼外肌痙攣病人自覺關節區或關節周圍疼痛,可以指出疼痛處在關節區深部。在開口度上,翼外肌痙攣時的被動開口度可大于自然開口度。依據以上內容,此患者應考慮為翼外肌痙攣。

  【相關知識】

  可復性關節盤前移位臨床特征:主要癥狀為開口初期或開口初、閉口末彈響,開口型異常。隨著關節盤移位程度的加重,彈響也可見于開口中期及末期。一般無疼痛。許勒位片可見髁狀突后移位。關節造影片可見關節盤前移位,開口時恢復正常盤-突位置關系。病變常伴有翼外肌痙攣和關節盤后區損傷,可兼有后兩者的臨床表現。

  翼外肌痙攣的臨床特征:關節區或關節周圍開口及咀嚼痛,一般無自發痛。檢查時可見開口中度受限,開口型偏向患側,被動開口度大于自然開口度。一般無關節彈響,但髁突動度明顯減小。可以出現急性關系紊亂。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