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1-10-18 共1頁
【口腔修復】可摘局部義齒固位力的調節中,哪項不正確
A.用鍛絲卡增加縱向固位力
B.調整就位道
C.調整固位臂進入倒凹的深度
D.增加直接固位體數目,一般2~4個
E.調整基牙上固位體的固位形,倒凹深度小于1mm,坡度大于20°
【答案】A
【解析】
鍛絲卡環主要能增強橫向的固位力,因此選項A的論述有誤,符合題意。此題容易誤選C,卡環臂為卡環的游離部,富有彈性??ōh臂尖位于倒凹區,是卡環產生固位力的主要部分。當義齒戴入時,籍卡環固位臂臂端的彈性,通過基牙牙冠的外形突點進入倒凹區。當脫位力起作用的時候,則起阻止義齒向脫位的作用。故調節卡環臂進入倒凹區的深度和部位可調節固位力?!?/P>
【相關內容】
調節固位力可以使義齒符合生理要求和功能需要,避免固位力過大或過小??蛇x用的措施有:
(1)增減直接固位體的數目:固位力的大小與固位體的數目成正比,通常情況下2~4個固位體可以達到固位要求,忌設計過大的固位力,因容易損傷基牙,也可能造成摘戴困難。
(2)選擇和修整基牙的固位倒凹:基牙的倒凹深度過小或過大,倒凹坡度過小均不利于固位,故基牙應該有適度的倒凹,特別是適度的倒凹深度,并且根據固位倒凹設計卡環固位臂。如果有不利倒凹,則應作調磨,或者改變就位道設計。一般倒凹的深度應小于lmm,鑄造卡環臂要求的倒凹深度偏小,不宜超過0.5mm,倒凹的坡度應大于2°。
?。?)調整基牙間的分散程度:基牙越分散,各個固位體亦分散,各固位體間的相互制約作用增強,固位力增強。
?。?)調整就位道:改變就位道將導致基牙的倒凹深度、坡度以及制鎖角的變化,從而達到增減固位力的目的。
?。?)調節卡環臂進入倒凹區的深度和部位:將卡環臂設置在倒凹深度最適宜的位置,即不進入倒凹深度最大的部位,以減少固位力。
(6)卡環材料的剛性和彈性限度選擇:剛度和彈性限度越大的卡環固位臂,固位力越強,但應控制在不損傷基牙的范圍內。
(7)選用不同制作方法的卡環:需縱向固位力強者,可用鑄造卡環;需橫向固位力強者,可用鍛絲卡環。
(8)利用不同類型的連接體:使用有彈性的連接體進入基牙的部分倒凹區,可以增強固位作用,減少食物嵌塞。
【口腔修復】若雙端固定橋的一端設計為3/4冠固位體,另一端為全冠固位體,制作固定橋蠟形時,最宜采用下列哪一種方法
A.在口內直接制作
B.在模型上制作
C.先在模型上制作,后在口內完成
D.先在口內制作,后在模型上完成
E.以上都適宜
【答案】B
【解析】
蠟型的制作有直接法、間接法及間接直接法。
直接法是直接在患者口內已預備好的牙體上制作蠟型的方法。其優點是蠟型準確,不致因取模、灌模、制作代型等操作過程誤差影響鑄件的精度。缺點是長時間在患者口內操作,患者感到不適,操作難度高。
間接法將口內預備好的牙體洞型取模,并翻制成石膏模型,在石膏模型上完成蠟型的制作。優點是便于建立正確的鄰接和咬合關系。減少患者的的不適感。間接法要求模型十分準確,否則會造成鑄件的誤差。
前牙3/4冠的蠟型可用直接法、間接法和直接間接法,而后牙3/4冠的原創蠟型用間接直接法制取蠟型較困難,一般用間接法制取。
此題并未區分前后牙,對于3/4冠,間接法均是實用的,因此選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