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1-10-18 共1頁
臨床上粘結技術應用,必須進行牙齒表面的活化處理。過去一直以酸處理為主,近年來,有報道用激光照射來活化牙面〔1,2〕。而用微波處理牙面,國內外報道不多。本研究應用微波熱效應原理,以不同劑量對釉質、牙本質和牙骨質照射,通過SEM觀察其表面形態的變化,分析微波對牙齒不同硬組織表面處理的安全閾值,從而為臨床應用提供依據,并討論其臨床應用的意義。
1 材料與方法
1.1 MTC-4型多功能微波手術器,由南京微波電子研究所提供。輸出功率0~110W,微波頻率(2450±30)MHz,針狀輻射器,自動定時。
1.2 選擇全身無系統性疾病,近期正畸拔除的完好的雙尖牙34個,去凈冠部污物和頸根部牙周纖維。生理鹽水浸泡,4℃保存備用。
1.3 抽取30個牙為實驗組,余下4個為對照組。實驗組30個又分成5小組。以伴冷卻的高速金剛鉆在頸部開2mm×4mm窗口,暴露牙本質。用微波輻射針垂直緊貼牙面,以5個不同的微波劑量分別對5組牙的釉質、牙本質和牙骨質作均勻地掃描式照射。微波劑量分別為25、35、45、60和80mA等,照射時間6s.對照組不照射。最后實驗組和對照組牙均用超聲波蒸餾水蕩洗,固定,干燥,噴金,用掃描電鏡(PhilipsXL30)進行觀察。
2 結 果
2.1 釉質變化
空白對照組和實驗組照射劑量45mA以下,其表面無結構明顯變化;劑量至60mA后,引起釉質表面粗糙和一些散在形態不規則凹窩,邊緣略微隆起,直徑3.5~18.7μm,劑量增高至80mA,凹窩明顯增大,直徑27.5~31.8μm,窩底中央可伴有隱裂紋。
2.2 牙本質變化
牙本質在劑量25mA照射后,表面出現散在性淺彈坑狀凹窩,中央呈熔融狀改變,直徑27.9~45.6μm,牙本質小管口形態不規則。劑量達35mA時彈坑狀凹窩加深,中央區熔融明顯伴細小顆粒。周圍出現少量皸裂紋。劑量增至45mA以上凹窩加深明顯,呈熔巖狀,中央出現碎裂缺損,周圍出現散在的明顯裂隙。
2.3 牙骨質變化
牙骨質在劑量25mA照射后,可見明顯的彈坑狀凹窩結構,數量較多,分布不均勻,直徑23.6~89.2μm。若劑量增至35mA以上,形態改變更加雜亂,出現密集分布連結成片的皸裂紋,似干枯的鹽堿地表面。
3 討 論
本文通過掃描電鏡觀察一定劑量的微波對牙硬組織表面形態的影響。結果顯示:釉質、牙本質和牙骨質的表面結構都發生了改變,形成散在性的不規則的凹窩結構,但三者形態的改變及其程度各不相同。如在臨床樹脂修復或其他粘結技術時應用,可大大增加粘結面積,修復材料進入凹窩內部形成鉤突,使之能有效地與牙面結合,這在臨床上是有意義的。對于釉質表面的活化處理,長期以來使用酸蝕方法。用蝕刻劑處理牙面后,牙面出現很多凹凸不平,象蜂窩樣的變化,使牙面的面積增加很多倍,從而增強材料在牙面的穩固性〔3〕。由于釉質的硬度為克氏硬度值300KNH,微波劑量須在60mA以上才有作用。但大劑量照射對牙髓是否有損傷以及其臨床上的應用價值有待于進一步研究。牙本質、牙骨質的結構和成分與釉質不同,蝕刻劑對牙本質和牙骨質不能形成眾多明顯的凹凸結構,臨床上牙本質尤其是牙骨質與復合樹脂的粘結效果差,易形成縫隙和微滲漏,這在牙頸部涉及冠根部的粘結修復最為突出〔4〕。而微波照射牙本質、牙骨質后,其表面粗糙,出現散在的不規則凹窩結構,從而增加修復材料的物理粘結強度,這是蝕刻劑所不能達到的。微波活化牙頸部的組織面可避免沖洗酸蝕劑時唾液的混入,尤其齦緣處的齦溝液滲入,其照射后使粘結面快速高效的干燥,從而增加粘結效果。對于某些頸部敏感的患者,應用酸蝕劑后過敏癥狀加重,有的癥狀在粘結修復后長期存在,如果應用微波處理牙面,既可活化牙面有利固位,同時又有脫敏和防止術后過敏的作用。
微波照射對牙體組織的反應主要是其高效的熱效應所致。即微波產生的電磁場迫使帶自由電荷的物質分子做正負周期性振動,使物質內部的溫度短時間迅速升高〔5〕。組織對微波熱效應的反應取決于微波的功率、照射時間、輻射器對被照射物體的角度、距離和被照射物體的內部結構。關于微波照射對三種牙體組織的合適參數,本實驗結果認為,對于釉質,其合適劑量為60mA,牙本質的合適劑量為35mA,牙骨質的合適劑量為25mA.若超過其微波照射的合適劑量參數,可引起牙組織表面炭化發黑,凹窩加深,出現裂隙或碎裂等組織結構損傷,甚至可能引起牙髓組織不可逆的損傷。
微波照射牙體組織所產生熱效應的大小與微波輻射器和被照射物體的角度有關。筆者認為輻射器垂直于牙面照射產生的熱效應明顯大于輻射器平行于牙面的照射,因為輻射器頂端所產生的功率大于其體部。另外,微波照射牙體組織時應作均勻地掃描式照射,盡可能不要停頓,以免微波輻射能量過于集中某點而造成牙體的損傷。
微波照射粘結面即牙面活化處理,可使牙面的面積明顯增加,有利于粘結效果,具有一定的臨床意義。微波照射臨床應用的效果如何以及牙髓安全閾值確定,有待于進一步的研究。
參考文獻
1 WhiteJM,GoodisHE,AsbiuSR,etal.Orthodontic bracket bond strength to Nd∶YAGlaser-etched enamel. J DentRes,1991,70:297
2 WhiteJM,KhosroviPM,Rose,CM,etal.Nd∶YAGlaser-treatdentin/resin fracture surface. J DentRes,1991,70:394
3 岳松齡主編。口腔內科學。第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8.145~146
4 任煜光,周耀皓,安連兵。復合樹脂與牙頸部冠根面的粘結掃描電鏡觀察。口腔醫學縱橫,1989,1:14
5 陳代珠,吳大偉,唐敬賢,等。醫用微波技術。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198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