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1-10-18 共1頁
一、口腔解剖生理學的定義、任務與范疇
1、包括牙體解剖及牙弓與牙合、口腔頜面頸部解剖、口腔生理三個部分;
2、是一門研究人體口腔、頜面、頸部等各部位的形態結構,尤其是牙的正常形態、咬合關系、發育規律以及口腔生理功能的一門科學;3、任務:闡明人體口腔頜面經部的層次關系和各器官形態結構及其毗鄰,緊密結合臨床應用,為后續的口腔醫學專業課奠定必要的形態學基礎。
二、口腔解剖生理學的發展與地位1、作為口腔醫學基礎學科的口腔解剖生理學是一門古老而又年輕的、正在發展中的學科,其學科內容仍在不斷地充實和改進。
(1)祖國醫學早在幾千年前已有口腔解剖生理學方面的論述。公元前3世紀的《黃帝內經》中曾對牙的萌發時間,以及有關的口腔生理知識有所記載。
(2)新中國成立后,口腔醫學教育和口腔保健事業得到了迅速地發展。科研方面成果卓著;全國許多醫學院校相繼開設了口腔醫學專業,培養了大批高、中級口腔醫學專業人員,為我國口腔保健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2、從某種程度上講,口腔解剖生理學在口腔醫學基礎學科與臨床學科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梁。
三、口腔解剖生理學與專業臨床課的關系在口腔醫學專業中,口腔解剖生理學是一門專業基礎課,它為其它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臨床課奠定了必要的形態學基礎。屬于橋梁學科的范疇。
四、學習口腔解剖生理學的觀點和方法
(一)理論聯系實際
(二)樹立局部和整體統一的觀點
(三)形態與功能相互聯系的觀點
(四)動態發展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