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口腔執業醫師藥理學:復習精華資料3

發布時間:2011-10-18 共1頁



  第十章 人工合成的抗菌藥物

  第一節 喹諾酮類抗菌藥物

  一、氟喹諾酮類抗菌藥的共性

  【體內過程】口服吸收良好,生物利用度高。體內分布廣,可進入骨、關節、前列腺等。大多數以原形由腎臟排泄。

  【抗菌作用】為殺菌劑,具有較長的PAE

  第一代抗菌譜窄,口服吸收差,副作用多,現已不用。

  第二代對G-桿菌,如大腸桿菌、傷寒桿菌、痢疾桿菌、變形桿菌等作用較強,主要用于治療上述桿菌所致的尿路和腸道感染。 第三代氟喹諾酮類。此類藥物具有高效、抗菌譜廣、口服吸收好、不良反應少等優點。①對多種需氧G-菌有良好抗菌活性;②對G+需氧菌作用增強;③對厭氧菌、軍團菌、衣原體也有良好作用。

  第四代氟喹諾酮類。對綠膿桿菌、肺炎鏈球菌和耐藥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明顯增強。尚具有抗厭氧菌活性。

  喹諾酮類通過抑制DNA回旋酶及拓樸異構酶IV作用,干擾DNA超螺旋結構的結旋,阻礙DNA合成而導致細菌死亡。

  哺乳動物的細胞內不含DNA回旋酶,不影響人體細胞生長。

  【臨床應用】主要應用第三代氟喹諾酮類藥物

  1.泌尿生殖道系統感染

  2.腸道感染:細菌性腸炎、菌痢、傷寒

  3.呼吸道感染:對下呼吸道感染效果好

  4.骨骼系統感染:急慢性骨髓炎、化膿性關節炎治療的首選

  5.皮膚軟組織感染

  【不良反應】

  1.對幼年動物可引起軟骨組織損害,故不宜用于妊娠期婦女和骨骼系統未發育完全的小兒。

  2.可引起中樞神經系統不良反應,不宜用于有中樞神經系統病史者,尤其是有癲癇病史的患者。

  3.與制酸藥的同時應用可形成絡合物而減少其自腸道吸收。

  4.消化道反應和過敏反應環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