齲病治療的目的在于終止病變過程,保護牙髓,恢復牙的形態、功能及美觀,并維持與鄰近軟硬組織的正常生理解剖關系。其治療原則是針對不同程度的齲損,采用不同的治療方法。
(一)淺齲: 在牙冠部,釉質平滑面淺齲,僅有色澤改變,呈白堊狀或黃褐色,探診粗糙,而沒有齲洞形成。首先應考慮再礦化治療,或藥物治療,同時應采取控制菌斑的措施。窩溝的淺齲,應進行充填術。在牙頸部,有時釉質和牙骨質不相連接,牙本質直接暴露在口腔內,此處的齲壞雖然表淺,但屬中齲,治療應同中齲。在根面,牙骨質齲進展速度快,故淺齲也應及時治療。
(二)中齲: 中齲時已形成明顯的齲洞,除了不該保留的智齒、錯位牙、多生牙及正畸治療需要拔的牙外,都必須采用充填治療或修復治療。
(三)深齲: 深齲易和可復性牙髓炎及不可復性牙髓炎混淆,因此,在經過仔細詢問病史,認真檢查后診斷為深齲的患牙,應根據情況,做以下治療: 1,齲洞洞底較深,由于修復性牙本質形成,距髓腔尚有一段距離,探診洞底僅有酸痛而無較重的疼痛時,可用聚羧酸鋅粘固粉墊底,再用永久性充填材料充填窩洞。 2,洞底深近髓,去腐過程中患者疼痛明顯,為緩解治療過程中對牙髓的刺激,使操作中所造成的牙髓的病理性變化得以恢復,可行安撫治療(間接蓋髓),進一步觀察牙髓狀態,二周后患者自覺無不適,牙髓活力正常,去除大部分暫封材料,用磷酸鋅粘固粉墊底,再做永久充填。 3,洞底很深,去凈腐質后僅剩極薄的牙本質,以至可透出髓腔的紅色,或在髓角處有微小露髓孔,探診極敏感,則可用氫氧化鈣制劑敷于此處,行直接蓋髓治療,二周后,自覺無不適,牙髓活力正常,則除去大部暫封物,留下蓋髓劑,磷酸鋅粘固粉墊底,永久充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