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口腔執業醫師:什么是口腔潰瘍

發布時間:2011-10-18 共1頁

  口腔潰瘍,又稱為“口瘡”,是一種十分常見的口腔粘膜疾病。有些人反復發生口腔潰瘍,此起彼伏,一年四季不斷,這種疾病稱為“復發性口瘡”,由于最早是位叫阿弗他的醫生報道的,所以也叫“復發性阿弗他口腔潰瘍”。

  口腔醫院有關專家指出:黏膜上的淺表性潰瘍,顆粒可從麥粒至黃豆小,成圓形或橢圓形,潰瘍面微凹如同菜盤底、周圍充血呈紅暈狀,可有自發性疼痛或因食物刺激后考,網站收集產生疼痛,一般7~10天內可自行痊愈。口腔潰瘍初起時,黏膜充血、水腫,很快出現小不等的潰瘍。潰瘍常發生于舌、頰內黏膜,唇內黏膜及上腭,有時也可蔓延至口角及咽喉。潰瘍邊緣很清楚,潰瘍面上多覆蓋一層黃色膿苔,醫學上稱為假膜,這層假膜不易剝離,如強行剝離后可形成糜爛面,有時潰瘍成片,可引起下頜淋巴結腫。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口腔潰瘍最常見的是創傷性潰瘍,如殘根、殘冠、銳利牙尖、不良修復體、咬傷、硬物刺激,一般用藥或一段時間可以愈合,不會復發。有了口腔潰瘍不要一概輕視,如果一段時間治療仍不愈合,口腔潰瘍底部及邊緣出現變硬情況,應及時到醫院檢查,必要時做病理檢查,以明確診斷,再做相應的治療。切不可粗心意,延誤治療時機。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