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牙科就診患兒心理障礙及治療對策

發布時間:2011-10-18 共1頁

  [關鍵詞]牙科治療焦慮;兒童兒童牙病患者能否配合和堅持治療,是決定治療成敗的重要因素之一。我科針對牙科門診就診患兒的行為特點和心理障礙采取了相應對策,收效較好,現總結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本組78例,男36例,女42例,年齡4.5-6.5歲。中齲8例,牙髓炎31例,急性根尖周炎n例,慢性根尖周炎急性發作12例。

  患兒均因牙痛影響進食由家長送來就診。就診時多數患兒哭鬧不安,其中拒絕在牙科治療椅上就坐接受檢查者占7%;已就坐并張口,但拒絕探診和叩診者占31%;能接受檢查但拒絕治療者占62%。96%的患兒能按時復診,其中經動員和鼓勵后復診者占73%,家長送來后哭鬧不已,回避治療者占27%。

  1.2 治療對策以和藹的態度,以兒童易懂的語言給患兒講述牙痛的原因以及檢查和治療過程,給患兒看器械,解釋器械的用途和各項操作過程,取得患兒信任,使之停止哭鬧,配合檢查。許諾在治療中無痛,使用麻醉法或失活法保證治療過程在無痛中進行,在治療過程中夸獎和鼓勵患兒,讓患兒更好地配合治療。不能欺騙患兒,當檢查治療過程中可能出現疼痛不適等時,應向患兒說明,同時鼓勵和安慰患兒。多數患兒因此會忍耐不適而堅持治療,并按時復診,順利完成牙病診治。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2.討論 臨床實踐表明,不同年齡的患者盡管表現的方式和程度不同,都有牙科恐懼、焦慮、緊張等心理問題存在,這在學齡前兒童中表現尤為突出。其原因是患兒進入診療室,離開父母后身處一個陌生的環境,會產生害怕的心理,故不愿去診療室與醫生接近,以哭鬧等行為尋求親人的幫助和保護,并拒絕張口讓醫生診治。

  由于患兒以往曾經歷過不愉快的治病經過(如疼痛、不適、醫生態度嚴厲等),造成患兒的情緒波動和心理障礙,出現與醫師配合欠佳甚至不配合的現象,加之牙科檢查治療器械形態各異,患兒產生恐懼感,從而拒絕治療。

  牙科操作患兒產生酸痛感、開髓、拔髓時產生銳痛,均使患兒難以忍受,同時由于緊張、焦慮情緒的影響,牙科治療中的不適往往被夸大,從而產生逃避和拒絕診治的行為。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