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合重建(Occlusal Reconstruction)是一種特殊修復,是指用修復方法對牙列的咬合狀態進行改造和重新建立,包括全牙弓面的再造,頜位的改正,恢復合適的垂直距離,重新建立正常的關系,使之與顳下頜關節及咀嚼肌的功能協調一致,從而消除因#he異常而引起的口頜系統紊亂,使口頜系統恢復正常的生理功能。
為了取得理想的修復效果,必須重視咬合重建的每一個環節和步驟,其中包括醫患交流和溝通、完善的根管治療和基牙預備、暫時性修復體的試驗治療,對修復體形式也要作科學的選擇和周密的設計,以求最符合患者的情況,另外選材和技工的精心制作也是保證修復成功的關鍵性步驟。
咬合重建的修復形式分為可摘式和固定式兩種。以下著重介紹咬合重建的適應證和禁忌證以及兩種形式修復體的設計、制作和臨床應用。
一、咬合重建的適應證
1.全牙列的牙齒重度磨耗,面形態破壞、咬合垂直距離降低而嚴重影響咬合和咀嚼功能者。
2.多數牙缺失、余留牙有嚴重磨耗、牙冠短小、垂直距離過低者。
3.牙缺失、鄰牙移位、對頜牙伸長導致紊亂而無法以常規義齒修復方法治療者。
4.咬合或頜位異常引起口頜功能紊亂用#he墊治療已取得療效需以永久性修復體鞏固療效者。
二、咬合重建的禁忌證
1.進行性的牙周病患者。
2.齲病易感性高的患者。
3.即將過渡到需要進行全口義齒修復的患者。
4.精神心理疾病患者。
5.患者不能理解和合作,不愿接受咬合重建所必須的口腔余留牙的處理措施,經濟能力不足以承受較昂貴的治療費用。
三、咬合重建的設計和修復體的制作
(一)可摘式咬合重建:
1.設計:可摘式咬合重建對于基牙的數量和位置沒有特殊的要求,所有基牙需經完善的根管治療,再根據覆蓋義齒、套筒冠義齒的要求進行基牙預備。
2.制作步驟:
(1)先制作暫時性修復體(塑料基托、塑料牙)讓患者戴用,檢驗咬合垂直距離及頜位是否合適。以患者主觀感覺(牙周、關節、咀嚼肌等)是否舒適為主要觀察指標。如不合適可進行調磨(有時需多次調磨),直至該修復體戴用合適為止,該期約需一月以上時間。
(2)暫時性修復體試用合適后,根據該垂直距離和頜位再制作鑄造支架可摘義齒或套筒冠義齒,完成可摘式咬合重建。
(二)固定式咬合重建:
1.設計:
(1)固定式咬合重建對基牙的數量和位置有嚴格的要求,如游離端缺失兩牙或兩牙以上者不能作固定式咬合重建。
(2)固定橋的設計應嚴格按照基牙的牙周膜面積計算法來確定修復牙的數量。剩余基牙要足以提供對固定橋的咬合支持,如剩余基牙不足以提供咬合支持者不能作固定式咬合重建。
(3)如果僅是牙面重度磨耗所致垂直距離的降低,且沒有牙缺失,在完善的根管治療后需以核樁+全冠的形式進行單個牙的修復,最好不用聯冠形式。這樣保持了每個牙的生理動度,一旦損壞也有利于個別修理。
(4)盡量用小修復單位完成。固定橋宜短不宜長,過長的固定橋可能會帶來新的咬合問題。
(5)固定式咬合重建修復體類型:全冠、部分冠、高嵌體、固定橋等。
(6)材料的選擇:有條件的應盡量選用金合金等貴金屬材料。因貴金屬具有優良的生物相容性和延展性,是咬合重建的理想材料。
2.制作步驟:
(1)將治療計劃、醫療費用及治療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向患者交代清楚,在患者完全同意后方可按計劃實施
(2)牙體預備
(3)暫時性修復
(4)頜位記錄與轉移
(5)制作修復體
(6)試戴
(7)永久性粘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