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04-25 共1頁
壞疽性口炎
壞疽性口炎初起時常在單側頰黏膜上出現紫紅色硬結,迅速變黑脫落遺留邊緣微突起的潰瘍面,向深層擴展,并有大量壞死組織脫離,同時,頰部皮膚腫脹發亮,腐爛脫落,終至內外貫通,“穿腮露齒”。病程中有特異性****惡臭,但病員疼痛感輕微。病情惡化,可致死亡,死亡原因多為并發癥所致。如治療及時,痊愈后常遺留顏面部及牙頜系統的嚴重缺損。
壞疽性口炎的病損多發生在牙齦邊緣或牙齦乳頭之間,若未采用特效治療,病情常很快蔓延,并破壞牙齦軟組織或骨質。壞死部位覆蓋由壞死組織形成的黃白色假膜,并有頑固性疼痛及反復出血。病程長短不定。癥狀有輕有重,重者可伴發熱等全身癥狀,急性期近一步發展時可擴散到口腔粘膜的其它部位。
壞疽性口炎早期絕大多數出現壞死性齦口炎的癥狀,因此早期診斷和治療有重大意義,可避免發展為壞疽性口炎。
融合牙的表現
融合牙是兩個正常分開的牙蕾合并一起。融合牙可完全或部分融合,主要取決于發生融合時牙齒發育在哪個階段。研究者認為機械力或壓力使得發育中的兩顆牙齒挨接一起,之后融合。如果挨接發生早在鈣化開始前,兩顆牙齒可能會結合成一顆大牙。如果挨接發生較晚,牙冠部分已完全形成,可能就僅是牙根結合,根管可能分開或融合。同恒牙列一樣,乳牙列也常發生融合牙。實際上,Grahnen和Granath曾報告融合牙在乳牙列更多見。
除了正常的兩顆牙齒發生融合外,融合牙也可能是由一個正常和一個多生牙如正中多生牙(mesiodens)或遠中磨牙(distomolar)融合形成。這種融合牙的發生有遺傳傾向。
在臨床上融合牙可引起相關的牙齒外形美觀、牙間隙改變和牙周健康等臨床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