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2012年主治醫師康復醫學專業相關專業知識考前沖刺試題九

發布時間:2012-03-28 共1頁

 考前沖刺(九)
一、A1型題:以下每道題目有A、B、C、D、E五個備選答案,請從中選擇一個最佳答案。 
1.脊髓損傷患者防止并發癥的措施哪項不正確 
A.定期翻身可以防止壓瘡
B.鼓勵咳嗽改善排痰,可防止呼吸道感染
C.鼓勵患者多飲水防止泌尿道感染,因此可以長期保留尿管
D.加強肢體被動活動防止深靜脈血栓形成
E.可采用姿勢體位、物理療法和藥物治療等方法控制肌痙攣 
 
 
 
正確答案:C 解題思路:鼓勵患者多飲水可以減少泌尿道感染的發生,但是所有脊髓損傷患者都應該盡早拔除尿管。 
 
2.疑為骨盆骨折的患者來院急診,最首要的檢查應是 
A.X線片
B.MRI
C.核素骨掃描
D.肛門指診
E.CT 
 
 
 
正確答案:A 解題思路:骨盆骨折可以通過X線檢查明確診斷。 
 
3.患者,女,30歲,不慎被汽車撞傷,當時昏迷,醒后感四肢麻木無力。查體:神清,四肢中樞性癱,頸4以下的深淺感覺障礙。受損部位可能是 
A.頸膨大
B.腰膨大
C.胸髓
D.頸膨大以上頸髓
E.腦挫裂傷 
 
 
 
正確答案:D 解題思路:頸膨大為頸5~胸2,該題頸4以下深感覺障礙,那么損傷應該在頸4以上。 
 
4.無顱神經損害的四肢癱瘓,病變定位在 
A.延髓
B.脊髓頸段
C.脊髓胸段
D.內囊
E.中央前回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頸脊髓損傷引起四肢運動、感覺功能障礙,稱為四肢癱瘓。胸段以下脊髓損傷造成軀干及雙下肢癱瘓,稱為截癱。故答案為B。 
 
5.非特異性感染中,不應出現的病理改變是 
A.血管通透性增加、滲出增加、組織水腫
B.組織營養障礙、變性、液化、壞死
C.病灶邊緣肉芽再生,長入膿腔填補缺損組織,創緣上皮生長覆蓋創面
D.干酪樣壞死
E.形成潰瘍、竇道或瘺管 
 
 
 
正確答案:D 解題思路:非特異性感染的病理過程為:①早期浸潤階段:化膿性細菌侵入早期,血管通透性增加,滲出增加,組織水腫。②化膿壞死階段:病灶血液循環障礙加重,組織營養障礙、變性、液化、壞死。③吸收修復階段:炎癥局限、壞死組織被清除后,病灶邊緣肉芽再生,長入膿腔填補缺損組織,創緣上皮生長覆蓋創面而愈合。④慢性遷延階段:急性感染不能徹底消散,持續存在,遷延2個月以上稱為慢性感染。慢性感染可形成潰瘍、竇道或瘺管。而干酪樣壞死是特異性感染結核的典型病理改變。 
 
二、B1型題:以下提供若干組考題,每組考題共同使用在考題前列出的A、B、C、D、E五個備選答案,請從中選擇一個與問題關系密切的答案。每個備選答案可能被選擇一次、多次或不被選擇。 
(6-7題共用備選答案) 
A.1%
B.3%
C.5%
D.7%
E.9% 
 答案 A B C D E 6.患者本人一側手掌面積占體表面積的 
  答案 A B C D E 7.患者本人一側上肢占體表面積的 
 
 
 
正確答案:6.A,7.E 解題思路:燒傷面積的計算法:①九分法:頭部占體表面積的9%,一側上肢占9%,一側下肢占18%,軀干前面占18%,軀干后面占18%,會陰部占1%。②手掌法:患者本人手掌面積占體表面積的1%。 
 
(8-9題共用備選答案) 
A.I°燒傷
B.淺Ⅱ°燒傷
C.深Ⅱ°燒傷
D.Ⅲ°燒傷
E.極重度燒傷 
 答案 A B C D E 8.皮膚表皮內有大面積的水皰,基底的細胞充血、水腫,但組織壞死僅限于真皮淺層 
  答案 A B C D E 9.表皮和真皮大部分凝固或壞死,原有組織結構消失。3~4周后皮膚才能愈合,表面的新生上皮薄而耐磨性差,愈合留有輕度瘢痕。 
 
 
 
正確答案:8.B,9.C 解題思路:Ⅱ°燒傷分為淺Ⅱ°和深Ⅱ°,深Ⅱ°與Ⅲ°燒傷均稱為深度燒傷。①淺Ⅱ。燒傷:皮膚表皮內有大面積的水皰,基底的細胞充血、水腫,但組織壞死僅限于真皮淺層,如不合并感染,一般兩周后真皮層即可生出新的表皮,使創面愈合,一般愈合不留瘢痕。②深Ⅱ。燒傷:表皮和真皮大部分凝固或壞死,原有組織結構消失。3~4周后皮膚才能愈合,表面的新生上皮薄而耐磨性差,愈合留有輕度瘢痕。 
 
三、A3型題:以下提供若干個案例,每個案例下設若干道考題。請根據答案所提供的信息,在每一道考題下面的A、B、C、D、E五個備選答案中選擇一個最佳答案,并在答題卡上將相應題號的相應字母所屬的方框涂黑。 
(10-12題共用題干) 
患者,女,48歲,右膝關節腫痛伴運動功能障礙3年,加重2個月入院。入院檢查:外側關節間隙壓痛明顯,麥氏征陽性(外側),X線片顯示外側關節間隙明顯狹窄,關節面硬化,脛骨關節面邊緣增生顯著,而內側關節間隙正常,無增生及關節面硬化征象。 
10.你認為最可能的診斷是什么 
A.化膿性關節炎
B.關節結核
C.風濕性關節炎
D.類風濕關節炎
E.骨性關節炎 
11.下列治療方法不宣采用的是 
A.關節鏡清理
B.透明質酸鈉關節腔注射
C.關節融合
D.全膝關節置換
E.單髁關節置換 
12.該患者予以單側膝關節置換。下列哪項不是單側膝關節置換手術的禁忌證 
A.類風濕膝關節炎累及兩個以上間室的骨關節炎
B.關節內翻畸形大于15°
C.屈曲攣縮大于15°
D.膝關節交叉韌帶損傷及關節不穩定的患者
E.下肢力線良好的單間室骨壞死患者 
 
 
 
正確答案:10.E;11.C;12.E 解題思路:老年女性患者,關節活動障礙,關節間隙狹窄,提示骨性關節炎可能。 
 
(13-15題共用題干) 
某患者因惡心、嘔吐、厭食而來就診。初步檢查結果為:ALT增高,肝大,肝區痛,黃疸。臨床懷疑為乙型肝炎。 
13.在乙型肝炎抗原檢測中,下列哪種抗原不易檢出 
A.HBsAg
B.HBeAg
C.HBcAg
D.PreSl
E.PreS2 
14.如果該患者的兩對半檢測結果為: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則表示 
A.曾有HBV感染,現已完全恢復
B.乙型肝炎感染急性期
C.乙型肝炎感染恢復期
D.乙型肝炎既往感染
E.有過乙型肝炎感染,現無免疫力 
15.在乙型肝炎兩對半檢測中,下列哪項結果傳染性最高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 
A.-----
B.+---+
C.+--++
D.----+
E.+-+-+ 
 
 
 
正確答案:13.C;14.A;15.E 解題思路:上述幾個抗原是感染HBV的重要標志,均存在于Dane顆粒中。HBsAg以三種不同形式(Dane顆粒、管型顆粒、小球形顆粒)存在于患者血清中,HBsAg刺激機體產生的抗-HBs是中和抗體,對機體有保護作用。HBeAg游離存在于血液中,是病毒復制及強傳染性的指標,產生抗-HBe,是預后良好的征象。HBcAg存在于Dane顆粒中,不易在血液中檢出,可在感染的肝細胞表面存在,刺激機體產生抗-HBc(IgG、IgM).血清抗-HBcIgM的檢出,表明病毒在肝細胞中復制。PreSIAg游離存在于血液Dane顆粒中,是病毒復制及強傳染性的指標及早期感染的標志,PreS2與HBV復制相關。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