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健康教育學(A2型題)
一、A2型題:每一道考試題下面有A、B、C、D、E五個備選答案。請從中選擇一個最佳答案。
1.某男,30歲,吸煙10年,作為健康教育項目中被實施干預的對象,當他得知自己正在被研究時表現出了行為異常,這種現象稱為
A.格林效應
B.霍桑效應
C.光環效應
D.主觀效應
E.客觀效應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霍桑效應指由于受到額外的關注而引起績效或努力上升的情況。
2.在某社區,有一男青年,33歲,吸煙10年,在10年的吸煙史中,曾經戒煙3次,但都沒有成功。該青年的這種吸煙行為屬于
A.高可變性行為
B.經常發生的行為
C.低可變性行為
D.相互影響行為
E.與傳統生活方式不密切的行為
正確答案:C 解題思路:該行為形成時間已久且既往無成功改變實例,因此屬于低可變性行為。
3.患者劉某,男,23歲,急性闌尾炎術后,主管護士通過閱讀患者病歷了解到患者對闌尾炎術后的康復知識了解不足,并制訂了健康教育計劃。主管護士評估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的方法稱為
A.直接評估法
B.間接評估法
C.病歷評估法
D.非語言評估法
E.語言評估法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評估教育需求的方法主要包括直接評估和間接評估,間接評估即通過閱讀病歷、分析病史及健康影響因素獲得相關資料。
4.李某,女50歲,性格內向,平時與人相處時非常依順忍讓,但經常獨自生悶氣,而且從不與家人交流自己的感受,最近查出乳腺癌,李某的行為模式特征符合
A.A型行為B
B.型行為
C.C型行為
D.D型行為
E.E型行為
正確答案:C 解題思路:致病性行為模式指可導致特異性疾病發生的行為模式,其中,A型行為模式與冠心病的發生有關,C型行為模式與腫瘤的發生有關。
5.李某,女,20歲,非常害怕貓,見到貓就出汗,心跳加速,慌忙躲避,被診斷為恐懼癥。醫生采用放松技術與適當刺激相結合的方法,幫助李某逐漸由能夠觀看小貓,到接近小貓,到觸摸小貓,這種循序漸進消除敏感行為的方式為
A.系統脫敏法
B.厭惡法
C.示范法
D.強化法
E.消除法
正確答案:A 解題思路:系統脫敏法是一種最常用的行為治療方法,它應用"抗條件作用"原理以解除患者的與焦慮有聯系的神經癥等行為問題。系統脫敏法的基本原則是交互抑制,即在引發焦慮的刺激物出現的同時讓患者作出抑制焦慮的反應,這種反應就會削弱、最終切斷刺激物同焦慮反應間的聯系。